gěng①植物的枝或茎。

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二四:“自后人有为蜂螫者,挼芋~傅之则愈。

”②正直。

屈原《九章•橘颂》:“淑离不淫,~其有理兮。

”(美丽无邪,正直而有法度。

离:通“丽”。

美丽。

)【引】强硬,顽固。

《商君书•赏刑》:“强~焉,有常刑而不赦。

”③阻塞。

郦道元《水经注•河水》:“其山虽辟,尚~湍流。

”今有双音词“梗塞”④害;

祸患。

《诗经•大雅•桑柔》:“谁生历阶?

至今为~。

tí①黄红色;

橘红色。

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为治斋宫河上,张~绛帷,女居其中。

”②古代军服的颜色,用以指代武士。

见“缇骑”。

【缇骑】穿黄红色衣服的骑兵,专指皇帝或贵官的警卫。

后代作为逮捕犯人的禁卫吏役的通称。

àn①蒙蔽;

遮盖。

《水经注•江水》:“渊上橘柚蔽野,桑麻~日。

”【又】埋没;

不行于时。

《后汉书•班彪传》:“由是《乘》《梼杌》之事遂~,而《左氏》《国语》独章。

”②愚昧;

糊涂。

《后汉书•赵咨传》:“况我鄙~,不德不敏。

” 【又】不知晓,不懂得。

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不识人情,~于机宜。

”③闭门。

《梁书•乐蔼传》:“方见蔼~阁读书。

”④通“暗”,比喻政治黑暗或社会动乱。

⑤通“黯”,深黑色。

《齐民......更多

tuán①把东西捏聚成团。

《考工记•鲍人》:“卷而~之。

”【引】结聚;

集中。

《商君书•农战》:“国力~者强,国好言谈者削。

”②圆。

《九章•橘颂》:“曾枝剡棘,圆果~兮。

”zhuān通“专”,专一。

《史记•秦始皇本纪》:“~心揖志。

mò①树梢。

《左传•昭公十一年》:“~大必折。

”②事情、物件的端或尾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~。

”③末尾;

尽头。

《核舟记》:“鲁直左手执卷~,右手指卷。

”④不重要的或非根本的。

《论积贮疏》:“使天下各食其力,~技游食之民,转而缘南亩。

”⑤时间或顺序在后。

贾思勰《树木》:“吴~,甘橘成,岁得绢数千匹。

”【末技】⒈小技。

⒉指工商业。

【末业】亦作“末作”、“未产”、“末事”、“末生”。

古代称......更多

shè①土地神。
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后土为~。

”②祭祀土地神的地方(古人认为是土地神灵依附止息的地方)。

《柳毅传》:“洞庭之阴,有大橘树焉,乡人谓之~橘。

”③祭祀土地神的活动、节日。

《永遇乐•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佛里祠下,一片神鸦~鼓。

”④古代居民单位,二十五家(一说二十家)为一社。
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请致千~。

”⑤社团;

团体。
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吾~之行为士先者,为之声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