涌
yǒng①水向上冒。
《观沧海》:“秋风萧瑟,洪波~起。
”②升腾、滚腾的样子。
《柳毅传》:“宫殿摆簸,云烟沸~。
”【涌裔】水波腾涌的样子。
激
jī①阻遏水势以使之腾涌。
《孟子•告子上》:“~而行之,可使在山。
”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~而发之欲其清,固而存之欲其重。
”②(水势)腾涌冲撞。
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 泉水~石,泠泠作响。
”③激动;
激发。
《出师表》:“由是感~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
”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~于义而死焉者也。
”④疾速;
猛烈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又有清流~湍,映带左右。
”⑤(声音)激烈高亢。
《谭嗣同》:“冀缓急或可救助,词极~切。
濆
fén①水边;
河旁高地。
《诗经•大雅•常武》:“铺敦淮~,仍执丑虏。
”②汝水的岔流。
pēn水从地下涌出。
《公羊传•昭公五年》:“叔弓帅师败莒师于~泉。
~泉者何?
直泉也。
直泉者何?
涌泉也。
”
醴
lǐ①甜酒。
《荀子•大略》:“有酒~则辞。
”②甜美的泉水。
《上林赋》:“~泉涌于清室。
”
坌
bèn①尘土;灰尘。
《续资治通鉴•宋神宗元丰四年》:“尘~四起,居人骇散。
”②尘土飞扬。
《新唐书•郭子仪传》:“尘且~,飞矢射贼。
”③聚;积聚。
陆游《监丞周公墓志铭》:“当是时,自郡至属县,流民~集。
”④涌出。
苏洵《上张侍郎第一书》:“日数千言,~然溢出。
”⑤并;一齐。
《明史•王\\@传》:“山东、河南饥民就食者~至。
”⑥通“笨”,不灵活。
毖
bì①谨慎;小心。
《周颂•小毖》:“予其惩而~后患。
”【又】告诫,教导。
《尚书•酒诰》:“厥诰~庶邦。
”②勤劳,操劳。
《尚书•大诰》:“无~于恤。
”③犒劳,慰劳。
④通“泌”,泉水涌出。
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温泉~涌而自浪。
”
汹
xiōng水往上涌。
《韩非子•扬权》:“填其~渊。
”【汹汹】形容喧闹或纷乱的样子。
早
zǎo①早晨。
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二日~,行未二里,忽风云腾涌。
”②某一时间的开始阶段。
花蕊夫人《宫词》:“~春杨柳引长条,倚岸沿堤一面高。
”③趁早;
早些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能以吴,越之众与中国抗衡,不如~与之绝。
”④幸而。
《水浒传》三十七回:“那大汉失惊道:‘真个是我哥哥!
~不做出来!
’”查询
歔
xū①鼻孔出气。
《老子》:“故物或行或随,或~或吹。
”②叹息。
《北史•任城王云传》:“顺须鬃俱张,仰面看屋,愤气奔涌,长~而不言。
”查询
洸
guāng①水波荡漾闪光。
郭璞《江赋》:“澄澹汪~。
”②威武的样子。
《诗经•大雅•江汉》:“江汉汤汤,武夫~。
”huǎng通“滉”,汹涌样子。
《荀子•宥坐》:“其~~乎不淈尽,似道。
”wāng洸洋,同“汪洋”,水势浩大的样子,用以比喻言论恣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