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ì①不流畅。

《淮南子•时则》:“流而不~。

”【引】停滞;

滞留。

《九章•怀沙》:“任重载盛兮,陷~而不济。

”②遗漏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大田》:“此有~穗。

fú①心情不舒畅。

《玉篇•心部》:“~,意不舒也。

”②滞留;

郁结。

《素问•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其病气~于上。

”③愤怒。

如“怫然”bèi①通“悖”,违反;

违背。

柳宗元《断刑论》:“知权者不以常人~吾虑。

”(权,权宜,变通)查询

chí见“踟蹰”。

【踟蹰】徘徊;

犹豫;

停滞不进的样子。

《陌上桑》:“使君从南来,五马立~。

dǐ①底部;

底面。

《小石潭记》:“全石以为~。

”②里面;

下面。

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间关莺语花~当滑,幽咽泉流冰下难。

”③原稿;

草稿。

如“底本”。

④末尾;

尽头。

如“年底”。

⑤到;

到达。

《列子•天瑞》:“~春披裘。

”⑥停滞。

柳宗元《天说》:“人之血气败逆壅~。

”⑦何;

什么。

《乐府诗集•秋歌》:“寒衣尚未了,郎唤侬~为?

”⑧相当于“的”。

cī①毛病。

《后汉书•杜林传》:“吹毛索~,诋欺无限。

”【引】过失,缺点。

【又】特指黑瘢,痣。

《淮南子•氾论训》:“故目中有~,不害于视,不可灼也。

”②挑剔;

指责。

《吕氏春秋•精谕》:“不言之谋,不闻之事,殷虽恶周,不能~矣。

”【又】毁谤。

③忧虑。

张九龄《在郡秋怀二首》之一:“五十而无闻,古人深所~。

”【疵毁】指责缺点,加以诋毁。

陈寿《三国志•蜀书•廖立传》:“诽谤先帝,~众臣。

”【疵疠】灾害疫病......更多

yōng①抱着;

拿着。

《鸿门宴》:“哙即带剑~盾以入军门。

”②围着。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以衾~覆,久而乃和。

”③拥有。

《隆中对》:“操已~百万之众。

”④聚集。

《三元里抗英》:“乡民蚁~蜂攒,布满山麓,约有十余万众。

”⑤阻塞。

韩愈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:“云横秦岭家何在?

雪~蓝关马不前。

”⑥簇拥。

《梅花岭记》:“(史公)遂为诸将所~而行。

”【拥遏】阻塞。

【拥滞】停留;

延阁。

chén①沉入水中;

沉没。

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:“~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
”《岳阳楼记》:“浮光跃金,静影~璧。

”②泛指下落;

沉陷。

《过零丁洋》:“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~雨打萍。

”③沉溺;

陷入。
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~于国家之事,开罪于先生。

”④重;

沉重。

《采草药》:“无苗时采,则实而~。

”⑤深;

深沉。

《如梦令》:“常记溪亭日幕,~醉不知归路。

”【注】“沉”原来写作“沈”,音s......更多

jìn①前进;

向前移动。

《涉江》:“船容与而不~兮,淹回水而疑滞。

”②出仕;

做官。

《陈情表》:“臣之~退,实为狼狈。

”《岳阳楼记》:“是~亦忧,退亦忧。

”③进献;

进呈。

《促织》:“翼日~宰,宰见其小。

”④进谏;

劝谏。
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时时而间~。

”⑤举荐;

推荐。

《史记•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于是忌~孙子于威王。

”⑥愈;

超过。

《庖丁解牛》:“臣之所好者,道也,~乎技矣。

”⑦进来;

进入。

《灌园叟晚逢仙......更多

pì①偏僻;

荒远。

《登泰山记》:“~不当道者,皆不及往。

”②邪僻;

不正。

《韩非子•八说》:“弱子有~行,使之随师。

”③孤僻;

怪僻。
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行为偏~性乖张,那管世人诽谤。

”【僻介】⒈远在。

⒉偏执耿介。

【僻脱】敏捷而无留滞。

【僻左】指僻之地。

luán①连在一起。

《易•小畜》:“有孚~如,不独富也。

”②抽搐。

《后汉书•杨震传》:“彪见汉祚将尽,遂称脚~不复行,积十年。

”liàn通“恋”,爱慕不舍。

《汉书•孝武李夫人传》:“上所以~顾念我者,乃以平生容貌也。

”【挛拘】沾滞;

固执。

12 共15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