昏
hūn①黄昏;
傍晚。
《望岳》:“造化钟神秀,阴阳害~晓。
”②黑暗;
昏暗。
《项脊轩志》:“又北向,不能得日,日过午已~。
”③糊涂;
迷乱。
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未尝也以~气出之,惧其味没而杂也。
”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至于幽暗~惑而无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
”④愚钝。
《为学》:“吾资之~不逮人也。
”⑤失去知觉;
昏迷。
《范进中举》:“却也打晕了,~倒于地。
”【又】视觉模糊。
《新唐书•魏征传》:“臣眊~,不能......更多
明
míng①明亮。
《石钟山记》:“至莫夜月~,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。
”②照亮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,火尚足以~也。
”③明白;
清楚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名实已~,而天下之理得矣。
”【又】明白地;
公开地。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太后~谓左右。
”④证明;
说明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亦以~死生之大,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。
”⑤明确。
《史记•李斯列传》:“~法度,定律令,皆以始皇起。
”⑥英明;
高明;
明智......更多
龛
kān①佛塔。
许浑《送僧南归》:“绕~藤叶盖禅床。
”【又】特指葬僧人的塔。
贯休《送人归夏口》:“倘经三祖寺,一为礼~坟。
”②供奉神佛像的石室或柜子。
江总《摄山栖霞寺碑》:“庄严~像,首于西峰石壁。
”③通“戡”,平定。
扬雄《法言•重黎》:“刘~南阳,项救河北。
”
仆
pū①向前倒下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距洞百余步,有碑~道。
”②泛指倒下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众不能堪,抶而~之。
”pú①古时奴隶中的一个等级。
《左传•昭公七年》:“僚臣~,~臣台。
”②泛指奴隶。
《诗经•正月》:“民之无辜,并其臣~。
”③仆人;
奴仆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僮~欢迎,稚子候门。
”④驾车的人。
《离骚》:“~夫悲余马怀兮。
”⑤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~所以留者,待吾客与俱。
”【仆顿......更多
侧
cè①旁;
旁边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其下平旷,有泉~出。
”《谭嗣同》:“保护圣主,复大权,清君~,肃宫庭。
”②水边;
岸边。
《两首•伐檀》:“坎坎伐辐兮,置之河之~兮。
”③歪斜;
倾斜。
《鸿门宴》:“樊哙~其盾以撞。
”④翻转;
翻覆。
《促织》:“转~床头,惟思自尽。
”《口技》:“微闻有鼠作作索索,盆器倾~,妇梦中咳嗽。
”zè①通“仄”。
狭窄。
杜甫《偪侧行赠毕四曜》:“偪~何偪~,我居巷南子巷北。
”②通“昃......更多
公
gōng①公家的;
公共的。
《礼记•大同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~。
”《原君》:“天下有~利而莫或兴之。
有~害而或除之”②公正;
无私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邪曲之害~也。
”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无患有词之不~。
” 《诫兄子严敦书》:“谦约节敛,廉~有威。
”③公然;
公开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残贼~行,莫之或止。
” 《黄生借书说》:“惟予之~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。
”④古代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爵位的第一等,后成为......更多
咎
jiù①灾祸;
灾难。
《左传•昭公八年》:“诸侯必叛,君必有~。
”②罪过;
过失。
《出师表》:“若无兴德之言,则责攸之、祎、允等到之慢,以彰其~。
”③归罪;
责备。
《子鱼论战》:“国人皆~公。
”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既其出,则或~其欲出者。
”
奇
qí①奇异;
不同寻常。
《涉江》:“余幼好此~服兮,年既老而不衰。
”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入之愈深,其进愈难,而其见愈~。
”【又】不常用的;
罕见的。
《活板》:“有~字素无备者,旋刻之。
” 【又】以…为奇;
认为…奇特。
《促织》:“每闻琴瑟之声,则奕节而舞,益~之。
”②以……为奇;
惊异。
《张衡传》:“大将军邓騭~其才,累召不应。
”《伤仲永》:“邑人~之,稍稍宾客其父,或以钱币乞之。
”③佳;
好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......更多
橛
jué①短木桩。
宋应星《天工开物•彰施•红花》:“苗高二三尺,每路打~,缚绳横阑,以备狂风拗折。
”②树木或庄稼的残根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大田》:“以冬土定,故稼~于地与地平。
”③马口中衔的横木。
《庄子•马蹄》:“前有~饰之患,而后有便荚之威。
”④一小段。
《五灯会元•石头希迁禅师》:“师乃指一~柴曰:马师何似这个?
”⑤击;
打。
《山海经•大荒东经》:“~以雷兽之骨。
”
谬
miù①错误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~赏。
”②弄错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后世之~其传而莫能名者,保可胜道也哉。
”③差错。
《汉书•司马迁传》:“故《易》曰:‘差之毫厘,~以千里。
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