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
dīng①钉子。
《晋书•陶侃传》:“及桓温伐蜀,又以侃所贮竹头作~装船。
”②健大。
王充《论衡•无形》:“齿落复生,身气~强。
”③成年男性。
《塞翁失马》:“~壮者引弦而战。
”白居易《新丰折臂翁》:“无何天宝大征兵,户有三~点一~。
”④人口。
《南史•何承天传》:“计~课仗。
”⑤从事某种职业的人。
如庖丁、畦丁、园丁。
《庄子•庖丁解牛》:“庖~为文惠君解牛。
”⑥天干的第四位。
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元丰七年六......更多
还
hái①返回;
回来;
回去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壮士一去兮不复~。
”《饮酒》:“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~。
”【又】交还;
归还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入于太庙,~矢先王。
”【又】偿还。
《哨遍•高祖还乡》:“~酒债,偷量了豆几斛。
”②通“环”,环绕;
围绕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秦王~柱而走。
”③再;
又。
《过故人庄》:“待到重阳日,~来就菊花。
”④反而;
却。
刘禹锡《竹枝词》:“道是无晴~有晴。
”⑤仍然;
还是。
《兵车行》......更多
三
sān①三;
第三。
②再三;
多次;
多(年)。
《硕鼠》:“~岁贯女,莫我肯顾。
”《鸿门宴》:“范增数目项王,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~。
”【三尺】⒈剑。
剑长约三尺,所以这样称。
⒉法律。
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,所以用“三尺”代称法律。
【三辅】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,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。
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。
【三宫】⒈儒家称天子六宫,诸侯夫人减半,称作三宫。
⒉三个星座。
明⒊堂、辟雍、灵台。
筵
yán①竹制的垫席。
《诗经•大雅•行苇》:“布~席,陈樽俎。
” 【引】座位。
《隋书•礼仪志六》:“皇帝负扆,置神玺于~前之右。
”②古人饮食宴会在席上,所以酒席叫“筵”。
李商隐《行次西郊作》诗:“五里一换马,十里一开~。
” 【辩】筵、席。
二者都是席子。
古人席地而坐,把铺在底下的叫“筵”,铺在上面叫“席”。
后代席地而坐的习俗变了,“筵”与“席”就没有严格的区别了,但床上铺的只叫“席”而不叫“筵”。
筌
quán用竹或草编制的捕鱼器具。
李白《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》:“忘~已早鱼。
”
丝
sī①蚕丝。
《乐羊子妻》:“此织生自蚕茧,成于机杼。
一~而累,以至于寸。
”②丝织品。
《训俭示康》:“近岁风俗尤为侈靡,走卒类士服,农夫蹑~履。
”③像丝的西。
《黄生借书说》:“素蟫灰~时蒙卷轴。
”④古代八音(金石丝竹匏土革木)之一,即弦乐。
《琵琶行》:“终岁不闻~竹声。
”⑤旧时的长度和重量的微小单位,为千分之一分。
如十忽为一丝,十丝为一毫,十毫为一厘。
策
cè①竹制的马鞭子。
《过秦论》:“振长~而御宇内。
”《马说》:“执~而临之。
”②鞭打;
鞭策。
《马说》:“~之不以其道。
”《中山狼传》:“~蹇驴,囊图书。
”③竹杖;
拐杖。
《淮南子•夸父逐日》:“夸父弃其~。
”④拄着(拐杖)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扶老以流憩。
”⑤写字的竹简;
书册。
也写作“册”。
《王冕读书》:“执~映长明灯读之。
”⑥记录;
登记。
《木兰诗》:“~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。
”⑦帝王对臣下封土、授......更多
纲
gāng①鱼网上的总绳。
《韩非子•外储说右下》:“引网之~。
” 【引】起决定作用的部分。
《北史•源贺传》:“为政贵当举~。
”成语有“纲举目张”。
②唐、宋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。
如“茶纲”、“盐纲”、“花石纲”。
③法纪;
秩序。
【纲常】三纲五常的简称。
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,是为三纲;
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是为五常。
《宋史•叶味道传》:“正~以励所学,用忠言以充所学。
”【纲维】⒈法纪。
《报任安书》:......更多
乘
shèng①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。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~。
”《过秦论》:“然秦以区区之地,致万~之势。
”②“四”的代称。
《殽之战》:“以~韦先,牛十二,犒师。
”【乘槎】1.槎:竹、木筏。
指登天。
苏轼《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》:“岂知~天女侧,独倚云机看织纱。
”2.比喻入朝做官。
杜甫《奉赠萧二十使君》诗:“起草鸣先路,~动要津。
”【乘桴】1.乘坐竹木小筏。
《论语•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道不......更多
左
zuǒ①左边,与“右”相对。
《垓下之战》:“~,乃陷大泽中。
”《核舟记》:“鲁直~手执卷末,右手指卷,如有所语。
”②战车左边的卫士。
《殽之战》:“~右免胄而下,超乘者三百乘。
”③东面。
古代地理观念中,以东为左。
《扬州慢》:“淮~名都,竹西佳处。
”④旁边。
《柳毅传》:“鸟起马惊,疾逸道~。
”⑤(车骑的)尊位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从车骑,虚~,自迎夷门侯生。
”⑥较低的地位。
古代尊称右,故以“左”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