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ù朝笏,古代君臣朝见时所拿的手板。

可用以记事或指画。

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至外廷,荐~言于卿士。

”《项脊轩志》:“持一象~至,曰:‘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’。

jiǎn①写字用的竹简、竹片。

蔡邕《独断》:“策者,~也。

”②笏;

手板。

李公佐《南柯太守传》:“有一人紫衣象~前趋。

”③书信;

信函。

《梦溪笔谈》:“乃为一~答之。

”④同“拣”,挑选。

《核舟记》:“盖~桃核修狭者为之。

”⑤简单;

简略。

《石钟山记》:“盖叹郦元之~,而笑李渤之陋也。

”【简练】⒈用心研习。

⒉简明干练。

fèng①恭敬地捧着、拿着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荆轲~樊於期头函,而秦武阳~地图匣,以次进。

”②接受;

承担。

《出师表》:“受任于败军之际,~命于危难之间。

”③遵奉;

遵照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近者~辞伐罪,旌麾南指。

”④进献。

《鸿门宴》:“再拜~大将军足下。

”⑤赐予;

给予。

《六国论》:“~之弥繁,侵之愈急。

”⑥侍奉;

侍侯。

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今为妻妾之~为之。

”《滕王阁序》:“舍簪笏于百龄,~晨昏于万里。

......更多

jiàn①兽类吃的草。

《庄子•齐物论》:“麋鹿食~。

”②草席;

草垫。

曹植《九咏》:“茵~兮兰席。

”③奉献;

进献。

《论语•乡党》:“君赐腥,必熟而~之。

”④祭奠;

祭祀。

《窦娥冤》:“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,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~。

”⑤推荐;

举荐。

《谭嗣同》:“君以学士徐公致靖~,被征。

”⑥接连;

频繁;

屡次。

《国语•鲁语》:“饥馑~降。

”⑦通“搢”,插。

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明日造朝,至外廷,~笏......更多

jìn插。

《商君书•赏刑》:“~笏,作为乐。

jìn①浅赤色。

《后汉书•蔡邕传》:“济济多士,端魏~綎。

”②通“搢”,插。

如“缙绅”。

【缙绅】⒈插笏垂绅。

缙,通“搢”。

指把笏插在衣带间。

绅,衣服的大带,指拖垂着衣带国。

插笏垂绅为古代高级官员的装束。

⒉代指官僚士大夫。

xiàng①大象。

【又】象牙;

象牙制品。

《项脊轩志》:“持一~笏至。

”②景象;

状况。

《岳阳楼记》:“朝晖夕阴,气~万千。

”③摹拟;

仿效。

《核舟记》:“罔不因势~形,各具情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