缓
huǎn①宽;
松。
《古诗十九首•行行重行行》:“相去日已远,衣带日已~。
”②慢;
迟。
李白《嘲鲁儒》:“~步从直道,未行先起尘。
”
焉
yān①相当于“之”,可译作“它”、“他”等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以俟夫观风者得~。
”②表示疑问,相当于“何”,可译作“怎么”、“哪里”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以君之力,曾不能损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王屋何!
且~置土石?
”③兼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、“于之”。
《劝学》:“积土成山,风雨兴~。
”④多用于反问,相当于“怎么”。
《十则》:“后生可畏,~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
”⑤用于句末,表示陈述语气,相当于“了”、“呢”,常......更多
款
kuǎn①真诚;
诚意。
魏征《十渐不克终疏》:“莫能申其忠~。
”②款待;
殷勤招待。
《柳毅传》:“因命酌互举,以~人事。
”③叩;
敲。
《吕氏春秋•爱士》:“夜~门而谒。
”④缓;
慢。
梅尧臣《送胥裴二子回马上作》:“岂惟游子倦,疲马行亦~。
”⑤条款;
条目。
《元曲选•神奴儿》:“现如今暴骨停尸,是坐着那一~罪犯招因?
”⑥款式;
规格。
《促织》:“即捕得三两头,又劣弱不中于~。
”⑦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。
《聊斋志异......更多
潺
chán①水名。
四川涪江上游一支流。
②见“潺潺”、“潺湲”。
【潺潺】1.不大的流水声。
《醉翁亭记》:“山行门七里,渐闻水声~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,酿泉也。
”2.雨声。
李煜《浪淘沙》:“帝外雨~,春意阑珊。
”【潺湲】水缓慢流动的样子。
《楚辞•九歌•湘夫人》:“荒忽傲慢远望,观流水兮~。
”
蹇
jiǎn①跛,行动迟缓。
东方朔《七谏•谬谏》:“驾~驴而无策兮,又何路之能极。
”【又】特指劣马或跛驴。
孟浩然《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》:“策~赴前程”②困苦;
不顺利。
《九章•哀郢》:“~侘傺而含感。
”③通“謇”。
《九章•湘君》:“君不行兮夷犹,~谁留兮中州。
”④通“謇”。
口吃;
结巴。
庾信《谢滕王集序启》:“言辞~吃,更甚扬雄。
”【蹇步】行路艰难。
【蹇涩】言语艰涩不顺。
迂
yū①曲折;
绕远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惩山北之塞,出入之~也。
”②拘泥固执。
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长者闻此,得无厌其为~乎?”【迂诞】荒唐而不切事理。
【迂缓】迟钝缓慢。
【迂阔】不切实际。
【迂远】不合时宜。
勒
lè①带嚼子的马笼头。
《汉书•胸奴传》:“鞍~一具,马十五匹。
”②约束。
《后汉书•马援传》:“廖性宽缓,不能教~子孙。
”③强制。
《隋书•食货志》:“于是侨居者各~还本居。
”④率领;
带领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~兵,下令军中。
”⑤雕刻。
范仲淹《渔家傲》:“浊酒一杯万里,燕然未~归无计。
”⑥勾画。
《图画》:“白描,以细笔钩~形廓者也。
”
夫
fū①成年男子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遂率子孙荷担者三~。
”《论积贮疏》:“一~不耕,或受之饥。
”②大丈夫。
《左传•宣公十二年》:“闻敌强而退,非~也。
”③指服劳役或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。
《智取生辰纲》:“农~心内如汤煮,公子王孙把扇摇。
”王建《宫词》:“宫人早起笑相呼,不识阶前扫地~。
”④女子的配偶;
丈夫。
《陌上桑》:“罗敷自有~。
”fú①⒈这;
那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乐~天命复奚疑?
”⒉他。
《左传•襄......更多
其
qí①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“他们的”。
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“必先苦~心志,劳~筯骨。
”《十则》“有如周公之才之美,使骄且吝,~余不足观也已。
”《师说》“郯子之徒,~贤为及孔子。
”②第三人称代词。
相当于“他(她)”、“它”、“他们”。
《子鱼论战》:“及~未既济也,请击之。
”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王若隐~无罪而就死地,则牛羊何择焉?
”③第一人称代词,相当于“我”、“我的”。
《游褒禅记》:“余亦悔~随之而......更多
嶒
céng①高耸;
特出。
江淹《镜论语》:“意恬怅兮有端,才~峻兮可观。
”②形容山势高峻。
张协《七命》:“既乃琼巘~崚,金岸崥崹。
”(巘:山峰。
崥崹:山势渐趋平缓。
)③高峻。
李白《明堂赋》:“峥嵘~嶷,粲宇宙兮光辉;
崔嵬赫奕,张天地之神威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