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
miáo①没有吐穗的庄稼。
《归田园居》:“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~稀。
”②后代。
《史记•太史公自序》:“毕公之~,因以为姓。
”③事情的预兆或迹象。
白居易《读张籍古乐府》:“言者志之~,行者文之根。
”④夏季打猎。
《左传•隐公五年》:“春蒐夏~,秋狝冬狩。
”【苗而不秀】⒈人未成年就夭折。
⒉外貌好但无才能。
【苗末】后代子孙。
【苗裔】后代子孙。
稀
xī①稀疏;
疏。
《归田园居》:“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~。
”②稀少;
少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贱妾留空房,相见常日~。
”③稀薄;
不稠。
白居易《苦雨》:“叶湿蚕应病,泥~燕亦愁。
”④表示程度深,用在“烂”、“松”等形容词前。
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》:“那薛公子便喝令下人动手,将冯公子打了个~烂,抬回去三日竟死了。
”【稀年】七十岁的代称。
但
dàn①只;
仅;
唯独 。
《陈情表》:“~以刘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。
”《木兰诗》:“不闻爷娘唤女声,~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。
”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:“~欲求死,不复顾利害。
”②只管;
尽管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卿~暂还家,吾今且报府。
”③不过;
只是。
《卖油翁》:“无他,~手熟尔。
”《采草药》:“~二月草已芽,八月苗正枯,采掇者易辩识耳。
”④徒然;
白白地。
《汉书•食货志》:“民欲祭祀丧纪而无用者,钱府以所人工商......更多
槁
gǎo草木枯干。
刘向《九叹•远势》:“草木摇落时~悴兮。
”(草木凋落,到时候就枯干了。
悴:指枯萎。
)《孟子•公孙丑上》:“其子趋而往视之,则苗~矣。
” 【又】泛指干,枯干。
《庄子•知北游》:“形若~骸。
”
渐
jiān①浸渍;
浸泡。
《劝学》:“兰槐之根是为芷,其~之滫,君子不近,庶人不服。
”②浸湿;
沾湿。
《诗经•卫风•氓》:“淇水汤汤,~车帷裳。
”③浸染;
沾染。
《汉书•龚遂传》:“今大王亲近群小,~渍邪恶。
”④逐渐传入。
宋应星《天工开物•蔗种》:“今蜀中盛种,亦自西域~来也。
”jiàn①渐进;
逐步发展。
《史记•太史公自序》:“非一旦一夕之故也,其~久矣。
”②逐渐;
渐渐。
《醉翁亭记》:“~闻水声潺潺。
”③......更多
棘
jí①酸枣树。
《诗经•魏风•园有桃》:“园有~,其实之食。
”②多刺的灌木。
《六国论》:“暴霜露,斩荆~。
”③通“戟”,一种兵器。
《左传•隐公十一年》:“子都拔~以逐之。
”【棘手】像荆棘刺手,比喻事情难办。
【棘寺】⒈九卿官署。
⒉大理寺的别称。
【棘心】⒈棘木的幼苗。
⒉比喻孝子思亲之心。
【棘院】科举时代的试院。
【棘针】⒈棘刺。
⒉喻寒气刺骨。
橛
jué①短木桩。
宋应星《天工开物•彰施•红花》:“苗高二三尺,每路打~,缚绳横阑,以备狂风拗折。
”②树木或庄稼的残根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大田》:“以冬土定,故稼~于地与地平。
”③马口中衔的横木。
《庄子•马蹄》:“前有~饰之患,而后有便荚之威。
”④一小段。
《五灯会元•石头希迁禅师》:“师乃指一~柴曰:马师何似这个?
”⑤击;
打。
《山海经•大荒东经》:“~以雷兽之骨。
”
沉
chén①沉入水中;
沉没。
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:“~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”《岳阳楼记》:“浮光跃金,静影~璧。
”②泛指下落;
沉陷。
《过零丁洋》:“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~雨打萍。
”③沉溺;
陷入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~于国家之事,开罪于先生。
”④重;
沉重。
《采草药》:“无苗时采,则实而~。
”⑤深;
深沉。
《如梦令》:“常记溪亭日幕,~醉不知归路。
”【注】“沉”原来写作“沈”,音s......更多
秕
bǐ①空壳无实或子实不饱满的谷粒。
《尚书•仲虺之诰》:“若苗之表莠,若粟之有~。
”②坏,不好。
《儒林传论》:“自桓、灵之间,君道~僻。
”
识
shí①知道;
懂得。
《谋攻》:“~众寡之用者胜。
”《石钟山记》:“汝~之乎?
”②认识。
《回乡偶书》:“儿童相见不相~。
”③识别;
辨认。
《采草药》:“八月苗未枯,采掇者易辨~耳。
”④知识;
见识。
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鄙夫寡~。
”zhì①通“志”。
记;
记住。
《论语》:“默而~之。
”②通“帜”。
标记;
记号。
《记王忠肃公翱事》:“公拆袄,出珠授之,封~宛然。
”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