谣
yáo①古代唱歌不用乐器伴奏叫谣。
《诗经•魏风•园有桃》:“心之忧矣,我歌且~。
”②歌谣,歌曲。
李白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诗:“好为庐山~。
”③凭空捏造的话。
屈原《离骚》:“~诼谓余以善淫。
”【谣言】民间流行的歌谣谚语。
【谣诼】造谣诽谤。
沥
lì①下滴。
刘禹锡《聚蚊谣》:“露华滴~月上天。
”②以酒洒地而祭。
杜光庭《虬髯客传》:“一妹与李郎可~酒东南相贺。
”③酒。
《史记•滑稽列传》:“侍酒于前,时赐余~。
”
繇
yáo①茂盛。
《汉书•地理志上》:“草~木条。
”②通“徭”。
劳役。
《淮南子•精神》:“~者揭钁臿,负笼土。
”③通“遥”。
远。
《荀子•礼论》:“是以~其期。
”④通“谣”。
歌谣。
《汉书•李寻传》:“参人民~俗。
”yóu通“由”。
从。
《汉书•元帝纪》:“~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。
”zhòu卜辞。
《左传•闵公二年》:“成风闻成季之~。
”
讹
é①谣言;
邪说;
蛊惑人心的话。
《汉书•成帝纪》:“京师无故~言大水至。
”【引】错误。
《史通•自叙》:“~音鄙句。
”②改变;
变化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节南山》:“式~尔心。
”③通“吪”,行动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无羊》:“或降于阿,或饮于池,或寝或~。
”④借端敲诈。
《红楼梦》:“~他拖欠官银,拿他到了衙门里去。
”⑤野火烧。
李白《明堂赋》:“粲炳炳以照烂,倏山~而晷换。
”
嫉
jí①嫉妒;
妒忌。
屈原《离骚》:“众女~余之蛾眉兮,谣诼谓余以善淫。
”②痛恨;
憎恶。
《椟柑者言》:“岂其愤世~邪者耶?”
耽
dān①耳大下垂。
《淮南了•地行训》:“夸父~耳,在其北方。
”②乐;
沉溺于欢乐。
《后汉书•冯衍传》:“忽道德之珍丽兮,务富贵之乐~。
”③爱;
喜欢 。
李清照《打马图序》:“予性喜博,凡所谓博者皆~之。
”④延搁。
《金史•五行志》:“先是,有童谣云:“青山转,转青山,~误尽,少年人。
”⑤通“眈”。
见“眈眈”
诼
zhuó造谣;
毁谤。
王逸《九思•逢尤》:“被~谮兮虚获尤。
”
风
fēng①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。
②教化;感化。
《战国策•秦策》:“山东之国,从~而服。
”③风俗;风气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以俟观人~者得焉。
”陆游《游西山村》:“衣冠简朴古~存。
”④作风;
风度。
《孟子•万章》:“故闻柳下惠之~声,鄙乎宽,薄乎敦。
”⑤民歌;
民谣。
如《诗经》中的十五国风。
⑥风声;
消息。
《儒林外史》:“才晓得是门子透~。
”⑦景象;
景色。
如“风景”。
⑧吹风;
乘凉。
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》:“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