豁
huò①广阔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复行数十步,~然开朗。
”②深邃。
徐悱《古意酬刘长史溉》:“此江称~险。
”③排遣;
免除。
王士祯《书剑侠二事》:“传令吏归舍,释妻子,~其赔偿。
”huō①残缺。
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种谷》:“稀~之处,锄而补之。
”②舍弃。
《红楼梦》:“明儿你们~出些辛苦来罢。
”huá豁拳,即猜拳。
童
tóng①年轻的奴隶或奴仆。
《石钟山记》:“寺僧使小~持斧,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。
”②儿童;
少年。
《童区寄传》:“~寄者,郴州荛牧儿也。
”③秃;
光秃。
《进学解》:“头~齿豁,竟死何裨?
”④幼稚;
愚昧。
贾宜《新书•道术》:“反慧为~。
”【童龀】儿童;
小孩。
【童蒙】⒈幼稚不懂事的孩童。
⒉知识浅陋。
⒊愚昧无知。
【童生】明清时没有获得秀才资格成为官学生员的读书人,不论年纪大小。
【童子】⒈少年;
儿童。
⒉童生。
酲
chéng①酒醉后的病态。
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其甘不爽,醉而不~。
”②酒醒,清醒。
谭嗣同《仁学》:“雾豁天~,霾敛气苏。
”
阙
què①古代宫殿门外两侧左右相对高耸的建筑物。
《古诗十九首》:“两宫遥相望,双~百余尺。
”②借指宫殿或京城。
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:“城~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。
”quē①通“缺”,缺口;
豁口。
《三峡》:“两岸连山,略无~处。
”②通“缺”,缺点;
过失。
《出师表》:“必能裨补~漏,有所广益。
”③通“缺”。
削弱;
亏损。
《烛之武退秦师》:“若不~秦,将焉取之?
”jué通“掘”,挖掘。
《郑伯克段于鄢》:“若~地及......更多
朗
lǎng①明亮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复行数步,豁然开~。
”②响亮清晰。
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凝思幽岩,~咏长川。
”③高明。
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公瑾英达,~心独见。
”【朗抱】开朗的胸怀。
【朗悟】聪敏。
达
dá①通畅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撰长书以为贽,辞甚畅~。
” 【引】使……通畅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屋极有窗以~气。
”②到;
到达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指通豫南,~达于汉阴。
” 《促织》:“自昏~曙,目不交睫。
”③传达;
送到。
《柳毅传》:“时有宦人密侍君者,君以书授之,命~宫中。
”④通晓,明白。
韩愈《张中丞传后叙》:“其亦不~于理矣。
” 《滕王阁序》:“所赖君子见几,~人知命。
”⑤豁达;
心怀宽阔。
《汉书•高帝......更多
齿
chǐ①门牙。
也泛指牙齿。
《墨子•非攻》:“古者有语,唇亡则~寒。
”②年岁,年龄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退而甘食其土之有,以尽吾~。
”也指马、牛等爱畜的岁数。
③状如牙齿的物体。
《宋书•谢灵运传》:“登蹑常著木履,上山则去前~,下山去其后~。
”④议论,说话。
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平居望外遭~舌不少。
”⑤提及。
《师说》: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,君子不~,今其智乃反不能及。
”【齿豁头童】齿落发脱。
形容人老的样子......更多
裨
pí①古代祭祀时穿的一种次等礼服。
《荀子•富国》:“诸侯玄裷衣冕,大夫~冕。
”②副的;
辅佐的。
《失街亭》:“前锋破敌,乃偏~之事耳。
”③通“稗”,细小。
bì①弥补;
补救;
补助。
《出师表》:“必能~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
”②益处;
好处。
《进学解》:“头童齿豁,竟死何~?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