迸
bèng①奔散;
走散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满宠传》:“督将~走,死伤过半。
”②喷射;
涌流。
《琵琶行》:“银瓶乍破水浆~。
”
溅
jiàn溅射;
迸射。
《春望》:“感时花~泪,恨别鸟惊心。
”jiān见“溅溅”。
【溅溅】流水声。
《木兰诗》“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黄河流水鸣~。
”
裳
cháng①古人穿的下衣。
《诗经•绿衣》:“绿衣黄~。
”(衣:上衣。
)《琵琶行》:“整顿衣~起敛容。
”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每寒夜起,振衣~,甲上冰霜迸落,铿然有声。
”【注】古代男女都穿“裳”,不是裤子,是裙的一种,但不同于现在的裙子。
【裳裳】鲜明美盛的样子。
《诗经•小雅》:“~者华,其叶湑兮。
”( :茂盛。
)
突
tū①急速地向前冲;
冲击。
《琵琶行》:“银瓶乍破水浆迸,铁骑~出刀枪鸣。
”②突然。
《诗经•甫田》:“未几见兮,~而弁兮。
”③高起;
凸起。
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自舟中望山,~兀而已。
”④烟囱。
《曲突徙薪》:“更为曲~,远徙其薪,不者且有火患。
”【突骑】冲锋陷阵的骑兵。
【突将】冲锋陷阵的将士。
【突兀】⒈高耸。
⒉突然;
意外。
熛
biāo①火星迸飞,迸飞的火焰。
《后汉书•张衡传》:“扬芒~而绛天兮。
”②燃烧。
《后汉书•袁绍传》:“若举炎火以焚飞蓬,覆沧海而注~。
”③闪光。
《后汉书•班固传》:“海内云蒸,雷动电~。
”④迅速,迅猛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明帝纪》:“于时六合云扰,奸雄~。
”⑤赤色。
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前~阙而后应门。
”查询
破
pò①指物体破裂;
毁坏;
损坏。
《琵琶行(并序)》:“银瓶乍~水浆迸。
”②打破;
破坏;
使损坏。
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皆沉船,~釜甑,烧庐舍。
”③打败;
攻下;
攻克。
《鸿门宴》:“今沛公先~秦入咸阳。
”【又】〈动〉被打败。
《六国论》:“六国~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贿秦。
”④突破;
破例。
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惟思将来也,事事皆其所未经者,故常敢~格。
”⑤残破;
破败。
《春望》:“国~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
”【......更多
鸣
míng①鸟叫。
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好鸟相~,嘤嘤成韵。
”②发出声响。
《琵琶行》:“银瓶乍破水浆迸,铁骑突出刀枪~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鸣;
使……发出声响。
《石钟山记》:“虽大风浪不能~也。
”③敲击发声。
《陈州粜米》:“也还要上登闻将怨鼓~。
”④扬名;
出名。
《柳敬亭传》:“此子机变,可使以其技~。
”【鸣镝】响箭。
【鸣銮】指皇帝或贵族出行。
【鸣玉】腰间佩玉发出声响。
【鸣驺】贵官出行时驺卒喝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