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án①本指门前的栅栏,后泛指栏杆。

《满江红》:“怒发冲冠,凭~处,潇潇雨歇。

”②阻隔。

《战国策•魏策》:“晋国之去梁也,千里有余,有河山以~之。

”③残;

晚;

将尽。

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:“夜~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

”【阑单】⒈精疲力尽的样子。

⒉不整齐的样子。

【阑干】⒈同“栏杆”。

⒉纵横交错的样子。

【阑珊】将尽;

衰落。

chán①水名。

四川涪江上游一支流。

②见“潺潺”、“潺湲”。

【潺潺】1.不大的流水声。

《醉翁亭记》:“山行门七里,渐闻水声~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,酿泉也。

”2.雨声。

李煜《浪淘沙》:“帝外雨~,春意阑珊。

”【潺湲】水缓慢流动的样子。

《楚辞•九歌•湘夫人》:“荒忽傲慢远望,观流水兮~。

shèng①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。
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~。

”《过秦论》:“然秦以区区之地,致万~之势。

”②“四”的代称。

《殽之战》:“以~韦先,牛十二,犒师。

”【乘槎】1.槎:竹、木筏。

指登天。

苏轼《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》:“岂知~天女侧,独倚云机看织纱。

”2.比喻入朝做官。

杜甫《奉赠萧二十使君》诗:“起草鸣先路,~动要津。

”【乘桴】1.乘坐竹木小筏。

《论语•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道不......更多

níng①结冰。

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潮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~。

”②凝固不动。

《琵琶行》:“冰泉冷涩弦~绝。

”【凝睇】集中目力看。

【凝妆】盛装打扮。

查询

jué①短木桩。

宋应星《天工开物•彰施•红花》:“苗高二三尺,每路打~,缚绳横阑,以备狂风拗折。

”②树木或庄稼的残根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大田》:“以冬土定,故稼~于地与地平。

”③马口中衔的横木。

《庄子•马蹄》:“前有~饰之患,而后有便荚之威。

”④一小段。

《五灯会元•石头希迁禅师》:“师乃指一~柴曰:马师何似这个?

”⑤击;

打。

《山海经•大荒东经》:“~以雷兽之骨。

shēn①水深,与“浅”相对。

《滕王阁序》:“地势极而南溟~。

”②深远,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距离大。

《口技》:“遥闻~巷中犬吠。

”《游园》:“人立小庭~院。

”③时间久。

《琵琶行》:“夜~忽梦少年,梦啼妆泪红阑干。

”④程度深。

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君之病在肠胃,不治将益~。

”⑤苛刻;

严厉;

刻毒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秦之遇将军可谓~矣。

”⑥深刻;

深入。

《过秦论》:“~谋远虑,行军用兵之道。

”《游褒禅山记》:......更多

chóu①忧愁,忧虑。

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:“却看妻子~何在,漫卷诗书喜欲狂。

”《涉江》:“固将~若而终穷。

”李煜《虞美人》:“问君能有几多~?

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”②凄惨,悲凉。

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瀚海阑干百丈冰,~云惨淡万里凝。

”③悲哀。

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乡园多故,不能不动客子~。

”【愁肠】忧思萦绕的心情。

【愁城】愁闷苦恼的境地。

【愁蛾】古代称女人愁时皱眉为愁蛾。

查询

mò①上马。

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~六驳,追飞尘。

”②超越;

越过。

《伍子胥变文》:“今日登山~岭,粮食罄穷。

”③突然。

辛弃疾《清玉案•元夕》: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~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。

tīng①耳听。

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:“夜阑卧~风吹雨,铁马冰马河入梦来。

”②听从;

接受。

《陈情表》:“愿陛下矜悯愚诚,~臣微志。

”③听信。

《屈原列传》:“怀王竟~郑袖,复释去张仪。

”④听凭;

听任。

《王冕读书》:“儿痴如此,曷不~其所为。

”⑤听力;

听闻。

《出师表》:“诚宜开张圣~,以光先帝遗德。

”⑥治理;

处理。

《论语•颜渊》:“~讼,吾犹人也,必也使无讼乎。

”⑦通“厅”,厅堂。

《世说新语•政事》......更多

chǐ(又读chě)①张大口,张大。

韩愈《病中赠张十八》诗:“夜阑纵捭阖,~口疏眉厖。

”②放纵,放荡。

《法言•吾子》:“述正道而稍邪~者有矣,未有述邪~而稍正也。

”【哆哆】口张大。

【哆然】1.人心不服、离散。

2.张口欲噬。

12 共11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