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é①短木桩。

宋应星《天工开物•彰施•红花》:“苗高二三尺,每路打~,缚绳横阑,以备狂风拗折。

”②树木或庄稼的残根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大田》:“以冬土定,故稼~于地与地平。

”③马口中衔的横木。

《庄子•马蹄》:“前有~饰之患,而后有便荚之威。

”④一小段。

《五灯会元•石头希迁禅师》:“师乃指一~柴曰:马师何似这个?

”⑤击;

打。

《山海经•大荒东经》:“~以雷兽之骨。

cán①杀害;

伤害。

《周礼•夏官•大司马》:“放弑其君则~之。

”②害;

祸害。

《论积贮疏》:“今背本而趋末,食者甚众,是天下之大~也。

”③残暴为害的人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当横行天下,为汉家除~去秽。

”④残缺;

残破。

《雨霖铃》:“杨柳岸晓风~月。

”⑤残余;

剩余。

《愚公移山》:“以~年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

”【残喘】1.垂死时仅存的喘息。

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:“今日之事,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......更多

tà①众多的样子,常“沓杂”、“杂沓”连用。

枚乘《七发》:“~杂似军行。

”成语有“纷至沓来。

”②会合;

重叠。

屈原《天问》:“天何所~?

”(天在哪里与地会合?

)柳宗元《天对》:“~阳而九。

”dá用于叠起来的很薄的东西,如纸张等。

《世说新语•任诞》:“定是二百五十~乌樏。

huá①光滑;

滑溜。

《登泰山记》:“道中迷雾冰~,磴几不可登。

”②流利;

流畅。

《琵琶行》:“间关莺语花底~。

”③周代诸侯国,在今河南偃师。

《殽之战》:“灭~而还。

”④通“猾”。

《史记•宁成传》:“~贼任威。

”gǔ①扰乱;

乱。

《国语•周语下》:“而~夫二川之神,使至于争明。

”②搅浑,混浊。

傅玄《重爵禄》:“不知所以致清而求其清,此犹~其源而望其流之洁也。

”③通“汩”,治。

《庄子•缮性》:“缮性于俗学......更多

chéng①水清。

王安石《桂枝香•登临送目》:“千里~江似练。

”(练:一种白色的丝织品。

)②澄清,使液体里的杂质沉淀下去。

《三国志•孙静传》:“令促具罂缶数百口,~水。

”(命令迅速准备坛坛罐罐数百个,澄清雨水。

)【澄廓】清明辽阔。

鲍照《舞鹤赋》:“既而氛昏夜歇,景物~,星翻汉回,晓月将落。

”【澄清】1.清澈明净。

苏轼《六月二十日夜渡海》诗:“云散月明谁点缀,天容海色本~。

”2.比喻廓清世乱。

《北齐......更多

shāo①燃烧;

焚烧。
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矫命以责赐诸民,因~其券。

”②被烧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人马~溺死者甚众。

”③点燃。

苏轼《海棠》:“故~高烛照红妆。

”④照耀。

王禹偁《正月尽偶题》:“何曾快见花~眼,只解潜催雪满头。

”shào①放火烧野草肥田。

苏轼《正月二十日往岐亭》:“稍闻决决流冰谷,尽放青青没~痕。

”②野火。

白居易《秋思》:“夕照红于~,晴空碧似蓝。

”【烧砚】自愧文章不如他人,欲烧笔砚表示不妄作。

kào用酒食款待、慰问。

《殽之战》:“以乘韦先,牛十二~师。

fàn①侵犯。

《左传•城濮之战》:“胥臣蒙马以虎皮,先~陈蔡。

”②触犯;

冒犯。

《出师表》:“若有作奸~科及为忠善者,宜付有司论其刑赏。

”③危害。

《国语•楚语》:“若防大川焉,溃而所~必大矣。

”④冒;

冒着;

顶着。

《捕蛇者说》:“盖一岁之~死者二焉。

”⑤使用。

《孙子•九地》:“~三军之众,若使一人。

”⑥罪犯;

犯人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大盗未杀人,及他~同谋多人者。

jié①名>圆顶的墓碑;

纪念碑。

《述异记》:“崆峒山中有尧碑禹~,皆籀文焉。

”《序》:“延至七年,始有墓~之修建。

”【碣磍】猛兽发威的样子。

yuè①古代一种管乐器。

有吹籥、舞籥二种。

《庄暴见孟子》:“百姓闻王钟鼓之声,管~之音。

”②鼓风吹火用的管子。

《老子》:“天地之间,其犹橐~乎?

”③通“钥”,琐。

《尚书•金縢》:“启~见书,乃并是吉。

”【又】钥匙。

《墨子•号令》:“诸城门吏,各入请~,开门已,辄复上~。

678910 共583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