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ī①思考;

想。

《论语》:“学而不~则罔。

”②希望;

盼望。

《隆中对》:“智能之士,~得明君。

”③想念;

思念。
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已行,非弗~也,祭祀必祝之。

”④思绪;

心情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晻晻日欲暝,愁~出门啼。

”【思理】思辨能力。

【思致】思想情趣。

zì①放纵;

无拘束。

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:“汉官因以为己利,苟得僮,~所为不问。

”②听任;

任凭。
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~君之所使之。

àn①用手压或摁.《活板》:“以一平板~其面,则字平如砥。

”②抚;握.《鸿门宴》:“项王~剑而跽。

”③压抑.《赤壁之战》:“何不~兵束甲,北面而事之”④控制.《周五夫军细柳》:“于是天子乃~辔徐行。

”⑤止.《失街亭》:“若街亭有兵守御,即当~乓不行。

”⑥查看;巡察.《雁荡山》:“~西域书,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。

”⑦审查;查究.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以吴民之乱请于朝,~诛五人。

......更多

wǎn①拉;

牵引。

《左传•襄公十四年》:“或~之,或推之。

”②卷起。

苏轼《送周朝义守汉州》:“召还当有诏,~袖谢邻里。

”③哀悼死者。

《文心雕龙•乐府》:“至于斩伎鼓吹,汉世铙~,虽戎丧殊事。

”,而并总入乐府。

【挽歌】哀悼死者的歌。

【挽强】拉硬弓。

查询

chè①牵引;

拉拽。

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~红旗冻不翻。

”②抽取。

《晋书•王献之传》:“七八岁时学书,羲之密从后~其笔不得。

”③拴着;

拽着。

《柳毅传》:“俄有赤龙长千尺……项~金锁,锁牵玉柱。

”【掣电】闪电。

形容迅疾。

杜甫《高都护骢马行》:“长安壮儿不敢骑,走过~倾城知。

”【掣肘】拉住胳膊。

比喻在别人做事时从旁牵制阻挠。

《旧唐书•陆贽传》:“若谓志气足任,方略可施,则当要之于......更多

wèn①浸没。

李肇《国史补上》:“以(笔)头~水墨中而书之。

”②用手指按;

揩试。

辛弃疾《水龙吟•登建康赏心亭》:“倩何人,唤取红巾翠袖,~英雄泪。

jiào①教化;

教育。

《礼祀•学记》:“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~然后知困。

”②教导;

教诲。

《师说》:“爱其子,择师而~之。

”【又】教诲;

指教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此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,乃今得闻~。

”③指示;

指点。

《促织》:“得无~我猎虫所耶?

”jiāo①教授;

传授知识技能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十三~汝织,十四能裁衣。

”②使;

令;

让。

《琵琶行》:“曲罢曾~善才服,妆成每被秋娘妒。

”王昌龄《出塞》:“但使龙城......更多

xīn①新的;

与“旧”相对。

《兵车行》:“~鬼烦冤旧鬼哭。

”②新出现的事物。

《论语》:“温故而知~。

”③新鲜。

《送元二使安西》:“客舍青青柳色~。

”④刚;

才。
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赵太后~用事,秦急攻之。

”【新妇】⒈新娘。

⒉称儿媳。

⒊妇人自称的谦辞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~谓府吏,勿复重纷纭。

”【新贵】新任高官者。

【新正】⒈正月。

⒉元旦。

xù初升的阳光。

刘禹锡《葡萄歌》:“马乳带轻霜,龙鳞曜初~。

”【旭日】初升的太阳。

【旭旭】光明灿烂。

查询

biāo①末端;顶端。

亦指树的末梢。

泛指高而尖的物体。

《蜀道难》:“上有六龙回日之高~。

”②高举。

周密《观潮》:“有乘骑、弄旗、~枪、舞刀于水面者。

”③标记;标志。

《范进中举》:“手里插个草~。

”④写明。

《哨遍•高祖还乡》:“明~着册历,见放着文书。

”⑤标准,榜样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械系不稍宽,为~准以警其余。

”⑥清代军队编制名称,一标辖三营。

《三元里抗英》:“城内督~抚~旗满官兵,均欲奋勇出城决战。

678910 共144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