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ē①安定。

魏徵《十渐不克终疏》:“脱因水旱,谷麦不收,恐百姓之心,不能如前日之宁~。

”②通“贴”。

挨紧;

粘附。

《梁书•羊侃传》:“能反腰~地。

”《木兰诗》:“当窗理云鬓,对镜~花黄。

”③通“贴”。

典当;

典押。

《新唐书•李峤传》:“有卖舍、~田供王役者。

”tiě文书;

告示。

杜甫《新安吏》:“府~昨夜下。

”【引】简条;

便条。

《南齐书•萧坦之传》:“家赤贫,唯有质钱~子数百。

”tiè书法、绘画时摹仿......更多

chuò①忧愁,忧伤。

《诗•草虫》:“未见君子,忧心~。

”《后汉书•梁鸿传》:“心~怛兮伤悴,志菲菲兮升降。

”②疲乏;

疲弱。

《促织》:“近抚之,气息~然。

”《祭妹文》:“及至绵~已极,阿奶问望兄归否,强应曰‘诺’。

”③通“辍”。

停止。

《庄子•秋水》:“孔子游于匡,宋人围之数匝,而弦歌不~。

”【惙怛】忧伤。

《后汉书•梁鸿传》:“心~兮伤悴,志菲菲兮升降。

”【惙顿】疲乏劳累。

tì①眼泪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樊将军仰天太息流~。
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蒋氏大戚,汪然出~。

” 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后常流~述其事以语人。

”②流眼泪;

哭泣。

《柳敬亭传》:“子之说,能使人慷慨~泣矣。

”③鼻涕。

王褒《僮约》:“目泪下,鼻~长一尺。

”【辨】涕、泗、泪。

古代一般“涕”指眼泪,“泗”指鼻涕。

后来“泪”代替了“涕”,“涕”代替了“泗”,而“泗”一般不用了。

【涕零】落泪。

【涕泗】眼泪与鼻涕,形容悲......更多

hàn①赤羽的山鸡,也叫锦鸡。

《逸周书•王会》:“文~者若皋鸡。

”【又】鸟的羽毛。

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理翮振~,容与自翫”②毛笔,古代用羽毛制笔,故称笔为翰。

刘桢《公宴诗》:“投~长叹息。

”③文章。

萧统《文选序》:“义归乎~藻。

”【又】指书信。

宋之问《答田征君》:“忽枉岩中~。

”④白马。

《礼记•檀弓》:“殷人尚白……戎事乘~。

”【翰林】⒈文翰之林,指人文学士聚集的场所,即文苑。

《汉书•扬雄传下》:“......更多

fù报丧;

报告人死了的消息。

颜延之《陶征士诔》:“省~却赙。

”今有“讣闻”、“讣告”。

xùn①问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以杜君言泛~之,众言同。

”②审问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余同逮以木~者三人。

”③音讯;

消息。

《桃花源记》:“村中闻有此人,咸来问~。

”④告诉。

《诗经•墓门》:“夫也不良,歌以~之。

”【讯鞫】审讯。

xīn①辣味。

《苦斋记》:“味苦而微~。

”②心中的痛苦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昼夜勤作息,伶俜萦苦~。

”③辛劳;

劳苦。

刘禹锡《贾客词》:“农夫何为者,~苦事寒耕。

”④天干的第八位。

查询

ái痴呆;

愚蠢。

《汉书•息夫躬传》:“外有直项之名,内实~不晓政事。

”sì急走的样子。

杜甫《有事于南郊赋》:“雷公河伯,咸駓~以修耸。

11 共108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