姻
yīn①女婿的父亲。
亲家之间,女方的父亲叫“婚”,男方的父亲叫“姻”。
《左传•定公十年》:“荀寅,范吉射之~也。
”②婚姻。
《后汉书•戴良传》:“每有求~,辄便许嫁。
”【引】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。
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公有~丧。
”又如“姻兄”、“姻伯”。
【姻故】亲戚故旧。
【姻亲】因为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。
娇
jiāo①美好可爱的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云有第五郎,~逸未有婚。
”②娇柔;
娇气。
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侍儿扶起~无力。
”③受宠的;
被宠爱的。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布衾多年冷似铁,~儿恶卧踏里裂。
”查询
媕
ān①随和他人,无主见。
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中朝大官老于事,讵肯感激徒~娿。
”yǎn①眉目传情的样子。
《说文•女部》:“~,女有心~~也。
”
嫡
dí①正妻,与“庶”相对。
《诗经•江有汜序》:“勤中无怨,~能悔过也。
”②正妻所生的儿子,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。
《左传•文公十七年》:“归生佐寡君之~夷。
”(归生辅佐我国国君的嫡子。
归生、夷:人名。
)《公羊传•昭公五年》:“匿~之名也。
”③血统最近的。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竟是个~亲的孙女。
”④正宗;
正统。
孜
zī见“孜孜”。
【孜孜】勤勉,努力不懈的样子。
《史记•滑稽列传》:“此士之所以日夜~,修学行道,不敢止也。
”魏徵《十渐不克终疏》:“陛下贞观之初,~不怠。
”又写作“孳孳”。
成语有“孜孜不倦”
学
xué①学习。
《论语》:“~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。
”②学问;
知识。
《为学》:“人之为~有难易乎。
”③学校。
《送东阳生序》:“今诸生学于太~。
”【学宫】学校。
【学馆】⒈太学的学舍。
⒉私塾。
【学涉】学识修养。
孩
hái①同“咳”,小儿笑。
《老子》:“如婴儿之未~。
”【引】幼小。
《国语•吴语》:“而近~童焉比谋”②小孩(后起意义)。
杜甫《山寺》:“自哂同婴~。
”【又】当作婴儿看待。
③姓。
《辽史》里有《孩里传》
宁
níng①安宁;
安定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虽鸡狗不得~焉。
”②探望;
省视(父母)。
《项脊轩志》:“吾妻归~,述诸小妹语。
”③安葬。
《祭妹文》:“故请母命而~汝于斯,便祭扫地。
”nìng①岂;
难道。
《陈涉世家》:“王侯将相,~有种乎?
”②宁可;
宁愿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~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。
”【宁帖】心情平和安稳。
【宁渠】哪里;
怎样,意犹“庸讵”。
守
shǒu①防守;
守卫。
《过秦论》:“乃使蒙田北筑长城而~藩篱。
”②守候;
看守。
《五蠹》:“~株,冀复得兔。
”③守住;
保持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岂取之易~之难乎?
”④遵守;
奉行。
《察今》:“~法而弗变则悖。
”⑤在不利的情况下坚持按自己的理想道德处世。
《芋老人传》:“村南有夫妇~贫者。
”⑥操守;
节操。
《易•系辞》:“失其~者辞守屈。
”⑦官名,也称太守,秦朝郡的最高长官。
后代称州郡一级的长官。
《雁荡山》......更多
完
wán①完整;
完好。
《石壕吏》:“有孙母未去,出入无~裙。
”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城不入,臣请~璧归赵。
”②保全。
【又】〈形使动〉使……完好无缺。
《六国论》:“盖失强援,不能独~。
”③修缮;
修补。
《孟子•万章》:“父母使舜~廪。
”④古代的一种较轻的刑罚,剃去犯人的颊毛和鬃毛。
《汉书•刑法志》:“~者使守积。
”【完聚】⒈修筑城郭,积聚粮食。
⒉团聚。
【完行】⒈使操行完美。
⒉完美的操行。
【完具】完全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