圻
qí①天子都城周围千里之地。
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且昔天子之地一~。
”【引】地方千里为圻。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三年》:“今土数~,而郢是城,不亦难乎?
”②通“碕”。
岸。
王维《送沈子福之江东》诗:“杨柳渡头行客稀,罟师荡浆向临~。
”yín同“垠”。
边界。
《淮南子•俶真》:“四达无境,通于无~。
”
坌
bèn①尘土;灰尘。
《续资治通鉴•宋神宗元丰四年》:“尘~四起,居人骇散。
”②尘土飞扬。
《新唐书•郭子仪传》:“尘且~,飞矢射贼。
”③聚;积聚。
陆游《监丞周公墓志铭》:“当是时,自郡至属县,流民~集。
”④涌出。
苏洵《上张侍郎第一书》:“日数千言,~然溢出。
”⑤并;一齐。
《明史•王\\@传》:“山东、河南饥民就食者~至。
”⑥通“笨”,不灵活。
坑
kēng①土坑;
地面凹下去的地方。
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种椒》:“先作小~,圆深三寸。
”②活埋。
王充《论衡•语增》:“~儒士,起自诸生为妖言。
”③坑害;
陷害。
《窦娥冤》:“则被你~杀人燕侣莺俦。
”gāng通“冈”,土山;
高地。
《楚辞•九歌•大司命》:“吾与君兮齐速,导帝之兮九~。
”kàng通“炕”,用砖土等砌成的墙。
《旧唐书•高丽传》:“冬月皆作~,下燃煴火以取暖。
”
块
kuài①土块。
《左传•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出于五鹿,乞食于野人,野人与之~。
”②孤独。
宋玉《九辨》:“~独守此无泽兮。
”③块(后起意义)。
刘弇《蒲四杂诗》:“赖足尊中物,时将~磊浇。
”
堋
bèng下葬,把灵柩埋入土里。
《左传•昭公十二年》:“司墓之室有当道者,毁之,则朝而~。
”péng①古时用来张设箭靶的矮墙。
②分水的堤坝。
③通“朋”,群集,群聚。
pīng连用为“堋堋”,象声词。
墟
xū①大土山。
柳宗元《观八骏图说》:“古之书记周穆王驰八骏升昆仑之~者。
”②废墟。
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种麻》:“麻欲得良田,不用故~。
”【又】使成废墟。
《荀子•解蔽》:“丧九牧之地,而~宗庙之国。
”③集市(后起意义)。
如“趁墟”、“墟市”。
范成大《豫章南浦亭泊舟》诗:“趁~犹市井,收潦再耕桑。
”【墟落】村落。
王维《渭川田家》诗:“斜阳照~,穷巷牛羊归。
”
委
wěi①积;
积聚。
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~如山。
”②委托;
托付。
《过秦论》:“俛首系颈,~命下吏。
”③抛弃;
放弃。
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:“~而之,是地利不如人和也。
”④呈献;
送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乃令张仪佯去秦,厚币~质事楚。
”⑤卸落;
散落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磔然已解,如土~地。
”⑥曲折。
《柳敬亭传》:“从~巷活套中来者。
”⑦通“萎”。
枯萎;
衰败。
《后汉书•杨震传》:“哲人其~,将谁谘度?
”wēi见“委......更多
姥
mǔ①老年妇女。
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一~垂白上偻,即娃母也。
”【又】老年妇女自称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女子先有誓,老~岂敢言。
”②同“母”,婆母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便可白公~,及时相遣归。
”mù通“暮”。
日暮;
黄昏。
《石钟山记》:“至~夜月明,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之下。
”【莫莫】⒈茂密的样子。
⒉尘土飞扬的样子。
⒊广大的样子。
⒋暗暗地;
不声不响地。
⒌敬谨的样子。
媪
ǎo①对老年妇女的敬称。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老臣以~为长安君计短也。
”②泛指妇女。
《史记•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给事平阳侯家中,与侯妾卫~通,生青。
”③地神。
《汉书•礼乐志》:“后土富~,昭明三光。
”查询
尘
chén①尘土;
灰尘。
《卖炭翁》:“满面~灰烟火色,两鬓苍苍十指黑。
”②人间;
世俗社会。
《归园田居》:“误落~网中,一去三十年。
”【尘埃】尘俗;
尘世。
司马迁《史记•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濯淖污泥之中,蝉蜕于浊秽,以浮游~之外,不获世之滋垢。
”【尘凡】1.人间。
2.凡人。
【尘寰】人世间。
【尘累】1.世俗事务的牵累。
《梁书•阮孝绪传》:“愿迹松子于瀛海,追许由于穹谷,庶保促生,以免~。
”2.污染。
《宋书•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