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
wēi①高。
《蜀道难》:“~乎高哉!
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
”②危险;
危急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不念居安思~,戒奢以俭。
”③危害;
使处于危险的境地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抑王兴甲兵,~士臣,构怨于诸侯。
”④危弱。
《陈情表》:“人命~浅,朝不虑夕。
”⑤端正;
正直。
《陶侃》:“侃性聪敏恭勤,终日敛而膝~坐。
”【辨】危,险。
“危”作“危险”讲时,含有危急或不稳定的意思,多作形容词。
“险”只表示地势险要或道路......更多
呼
hū①吐气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触风雨,犯寒暑,~嘘毒疠。
”②呼叫;
呼喊。
《劝学》:“顺风而~,声非加疾也。
”【又】召唤;
呼唤。
《鸿门宴》:“欲~张良与俱去。
”《屈原列传》:“疾痛惨怛,未尝不~父母也。
”③称呼。
《大铁椎传》:“人以其雄健,~宋将军云。
”④用于感叹,经常“呜呼”连用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呜~!
盛衰之理,虽曰天命,岂非人事哉?
”⑤《口技》:“火爆声,~~风声,百千齐作。
”
哀
āi①悲痛;
伤心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伏尸而哭,极~。
”《柳毅传》:“词毕,又~咤良久。
”《阿房宫赋》:“秦人不暇自~,而后人~之。
” 〖又〗以……为哀。
《殽之战》:“秦不~吾丧而伐吾同姓。
”②怜悯;
同情。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是其为人,~鳏寡,恤孤独,振困穷,补不足。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君将~而生之乎?
”③〈名〉丧事。
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汉王为发~,泣之而去。
”【哀感顽艳】形容文章凄恻动人,能使愚昧......更多
哲
zhé①聪明。
《尚书•皋陶谟》:“知人则~。
”②才能出众的人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臣虽下愚,知其不可,而况于明~乎。
”【哲匠】巨匠。
有在某方面造诣很深的意思,常指画家或文人。
【哲人】智慧卓越的人。
【哲思】精深的思虑。
【哲嗣】旧时称别人子的敬词。
善
shàn①好;
善良。
《〈论语〉六则》:“择其~者而从之,其不~者而改之。
”《〈论语〉十则》:“愿无伐~,无施劳。
”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晋鄙听,大~;
不听,可使击之。
”【又】具有杰出的(惊人的)成就。
《墨池记》:“羲之之书晚乃~。
”【又】认为……好。
《史记•留侯世家》:“良数以《太公兵法》说沛公,沛公~之。
”②喜欢;
羡慕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万物之得时,感吾生之行休。
”《陌上桑》:“罗敷~蚕桑,采......更多
嗤
chī讥笑。
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:“人皆~吾固陋,吾不以为病。
”《甘藷疏序》:“或~笑之。
”【嗤嗤】1.讥笑。
李白《登广武古战场怀古》诗:“抚掌黄河曲,~阮嗣宗。
”2.敦厚。
3.喧扰。
4.惑乱。
【嗤鄙】讥笑轻视。
《隋书•王劭传》:“或文词鄙野,或不轨不物,骇人视听,大为有识所~。
”【嗤诋】讥笑嘲骂。
《颜氏家训•勉学》:“军国经论,略无施用,故为武人俗吏所~。
”
堋
bèng下葬,把灵柩埋入土里。
《左传•昭公十二年》:“司墓之室有当道者,毁之,则朝而~。
”péng①古时用来张设箭靶的矮墙。
②分水的堤坝。
③通“朋”,群集,群聚。
pīng连用为“堋堋”,象声词。
得
dé①获得;
得到;
取得。
与“失”相对。
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一箪食,一豆羹,~之则生,弗~则死。
”《垓下之战》:“汉皆已~楚乎?
”②贪求;
贪得。
《论语•季氏》:“戒之在~。
”③心得;
收获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古人之观于天地,……往往有 ~。
”④得意;
满足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当其欣于所遇,暂~于己,快然自足。
”⑤领会;
理解。
《朝三暮四》:“宋有狙公者,爱狙,养之成群,能解狙之意,狙亦~公之心。
”⑥合适;
恰当......更多
式
shì①法式;
标准;
模范。
《周礼•天官•大宰》:“以九~均节财用。
”②扶着轼敬礼。
《史记•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天子为动,改容~车。
”③放在句首,无义。
《诗经•邶风•式微》:“~微~微,胡不归?
”
弗
fú表否定,相当于“不”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手指不可屈伸,~之怠。
” 【辨】弗,不。
都表示一般否定。
“不”用的范围广,凡用“弗”的地方都可以用“不”。
在先秦时“弗”字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。
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