恢
huī①宽广;
广大。
《荀子•非十二子》:“~然如天地之苞万物。
”②发扬;
扩大。
《出师表》:“~弘志士之气。
”③收复;
恢复。
顾炎武《东明见闻录》:“就西粤~中原,则一隅甚大。
”④通“诙”,说话有趣,引人发笑。
王充《论衡•本性》:“~谐剧谈,甘如饴蜜。
”【恢恢】⒈宽阔广大的样子。
⒉很宽绰的样子。
【恢奇】⒈壮伟特出。
⒉指语言恣肆奇妙。
⒊指治国奇策。
恨
hèn①不满意;
遗憾。
《史记•陈涉世家》:“辍耕之垄上,怅~久之。
”《伶官传序》:“此三者,吾遗~也。
”②怨恨;
仇恨。
《柳毅传》:“然而~贯肌骨,亦何能愧避?
”《秋声赋》:“念谁为这戕贼,亦何~乎秋声。
”【辨】憾,恨,怨。
“憾”和“恨”是同义词,都表示遗憾。
先秦一般用“憾”,汉以后多用“恨”。
“怨”和“恨”不是同义词。
在古书中“怨”表示仇视、怀恨,“恨”不表示仇视、仇恨。
只有“怨恨”二字连用时才有......更多
恬
tián①安静;
心神安适。
李白《下途归石门旧居》:“~然但觉心绪闲。
”②满不在乎;
坦然。
《荀子•富国》:“轻非誉而~失民。
”成语有“恬不知耻”。
查询
悚
sǒng惊惧;
恐惧。
潘岳《射雉赋》:“情骇而神~。
”成语有“毛骨悚然”。
惆
chóu失意,怅惆。
《荀子•礼论》:“案屈然已,则其于志意之情者~然不嗛。
”【又】悲痛,伤感。
陆机《叹逝赋》:“虽不寤其可悲,心~焉而自伤。
”【惆怅】因失意而伤感。
王充《论衡•累害》:“盖孔子所以忧心,孟轲所以~也。
”
惝
chǎng①(又读tǎng)怅惘;
失意。
《庄子•则阳》:“客出,而君~然若有亡焉。
”②通“敞”。
空阔,广大。
《淮南子•精神训》:“廓~而虚,清靖而无思虑。
”【惝怳】1.失意。
谢眺《郡内登望》诗:“怅望心已极,~魂屡迁。
”2.模糊不清。
《史记•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视眩眠而无见兮,听~而无闻。
”
愤
fèn①郁闷;抑郁不平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卒以吾郡发~一击,不敢复有株治。
”②怨恨;气愤。
《卖柑者言》:“岂其~世疾邪者耶?”《书博鸡者事》:“袁人大~,然未有以报也。
”【愤悱】形容冥思苦想而难以言表。
【愤咤】愤恨发怒。
慕
mù①思念;
想念。
《孟子•万章》:“人少,则~父母。
”《赤壁赋》:“其声呜呜然,如怨如~。
”②敬仰;
羡慕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,徒~君之高义也。
”【慕化】向往归化。
成
chéng①完成;
实现。
《公输》:“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,~,将以攻宋。
”《论语•十则》:“譬如为山,未~一篑,止,吾止也。
”②形成;
成为。
《劝学》:“积土~山,风雨兴焉。
”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好鸟相鸣,嘤嘤~韵。
”③成功;
成就。
《史记•孙膑列传》:“遂~竖子之名!
”④长成;
成熟。
《采草药》:“用实者~实时采。
”《芙蕖》:“迨至菡萏~花,娇姿欲滴。
”⑤成人;
成年。
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零丁孤苦,至于~立......更多
戴
dài①加在头上;
用头顶着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同舍生皆被绮绣,~朱缨宝饰之帽。
”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颁白者不负~于道路矣。
”②推崇;
遵奉;
拥护。
《原君》:“古者天下之人爱~其君,比之如父,拟之如天。
”【戴白】满头白发,借指老人。
陆游《新凉书怀》:“邻曲今年又有年,垂髫~各欣然。
”【戴笠】戴斗笠,比喻贫贱。
【戴头】比喻刚正不畏强暴,不怕杀头。
【戴翼】辅助。
《汉书•董仲舒传》:“欲则先王这法以~其世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