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ún①竹皮。

《礼记•礼器》:“其在人也,如竹箭之有~也。

”②竹子。

杜甫《湘夫人祠》:“苍梧恨不浅,染泪在丛~。

”③管类乐器。

庾信《赵国公集序》:“大禹吹~,风云为之动。

”jūn地名,四川省有一个名为“筠连”的县城。

【筠竹】斑竹。

zhù①筷子。

《韩非子•说林上》:“纣为象~而箕子怖。

”②通“著”。

明显;

显著。

《荀子•大略》:“夫类之相从也,如此之~也。

”zhuó通“着”。

附着;

穿着。

《世说新语•雅量》:“此手那可使~贼?

”查询

jīng①织物的纵线,与“纬”相对。

文同《织妇怨》:“皆言边幅好,自爱~纬密。

”②经络;

经脉。

《庖丁解牛》:“技~肯綮之未尝,而况大畖乎?

”③经典;

经书。

《师说》:“六艺~传皆通习之。

”《过零丁洋》:“辛苦遭逢起一~。

”④我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,以儒学经传著术为主,与“史”、“子”、“集”相对。

《复庵记》:“诸子及~史多所涉猎。

”⑤分界;

界线。

《察传》:“是非之~,不可不分。

”⑥上吊;

缢。

《史记......更多

fěi①一种蔬菜,属萝卜一类。

《诗经•邶风•谷风》:“采葑采\\~,无以下体。

”②微薄。

萧衍《入屯阅五堂下令》:“~食薄衣。

”fēi常“芳菲”连用,形容花草芳香陆龟蒙。

《阖闾城北有卖花翁诗》:“十亩芳~为旧业。

”féi通“屝”,草鞋。

《乐府诗集•孤孤儿行》:“手为错,足下~。

xiāo①一种蒿类植物。

《诗经•采葛》:“彼采~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

”②冷清;

凄凉。

《岳阳楼记》:“满目~然。

”③姓。

【萧墙】宫内当门的小墙,代称内部。

hāo①草名,艾类。

有青蒿、牡蒿、白蒿、茵陈蒿等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鹿鸣》:“呦呦鹿鸣,食野之~。

”②消耗、损耗。

《国语•楚语上》:“使民~焉忘其安乐。

”③气蒸的样子。

【蒿里】墓地。

李贺《绿章封事》:“休今恨骨填~。

”【蒿目】举目远眺。

chài①蝎子一类毒虫。

②形容女子的鬈发。

黄庭坚《清人怨戏效徐庾慢体》:“晚风斜~发,逸艳照窗笼。

là①动物、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脂质。

如蜂蜡、石蜡等。

《梦溪笔谈•技议》:“先设一铁板,其上以松脂、~和纸灰之类冒之。

”②蜡烛。

李商隐《无题》:“~照半笼金翡翠,麝熏微度绣芙蓉。

”③以蜡涂物。

皮日休《屣步访鲁望不遇》:“雪晴墟里竹欹斜,~屐徐吟到陆家。

”【蜡炬】蜡烛。

【蜡书】封在蜡丸中的书信,以防泄密或潮湿。

chù①本为用角顶,【引】顶、撞。

《五蠹》:“兔走~株,折颈而死。

”《共工头触不周山》:“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~不周之山。

”②接触,触及。

《疱丁解牛》:“手之所~,肩之所倚……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~草木,尽死。

”③触犯,冒犯。

《捕蛇者说》:“~风雨,犯寒暑。

”《汉书•元帝纪》:“去礼义,~刑法,岂不哀哉!

”④触引;

引起。

《易•系辞》:“引而伸之,~类而长之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

”【触谏】犯颜强谏。

......更多

dòu①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,形如高脚盘子。

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一箪食,一~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

”②豆类植物。

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~燃~萁,漉豉以为汁。

”③古代的容量单位,四升为一豆。

《左传•昭公三年》:“齐旧四量:~、区、釜、钟。

”【豆羹】⒈一豆之羹,只微少、微细。

⒉豆粥。

1112131415 共162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