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
guān①帽子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新沐者必弹~。
”②鸟类头顶上突出的肉或翎毛。
《促织》:“旋见鸡伸颈摆扑,临视,则虫集~上,力叮不释。
”【辨】冠,冕,巾,弁,帽。
“冠”是帽子总称。
“冕”是帝王、诸侯、卿、大夫所戴的礼帽。
“巾”是扎在头上的织物。
“弁”是用皮革做成的帽子。
“帽”是后起字。
guàn①戴帽子。
《涉江》:“带长铗之陆离兮,~切云之崔嵬。
”②古代的一种礼仪,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,表示已成人。
《子......更多
决
jué①疏通水道;
开口子导引水流。
《五蠹》:“中古之世,天下大水,而鲧禹~渎。
”②决口;
洪水冲开堤岸。
《汉书•武帝纪》:“河水~濮阳,泛六郡。
”③决定;
确定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受制于人,吾计~矣。
”④判决;
裁决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情稍重,京兆、五城即不敢专~。
”《两小儿辩日》:“孔子不能~也。
”⑤处决;
执行死刑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大盗未杀人,及他犯同谋多人者,止主谋一二人立~。
”【引】自杀。
《后序》:“......更多
刭
jǐng割脖子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侯生果北乡自~。
”《后序》:“去京口,挟匕首以备不测,几自~死。
”
卣
yǒu古代一种酒器,一般是椭圆形,肚大口小,有盖和提梁。
《尚书•文侯之命》:“用赉尔秬、鬯一~。
”查询
危
wēi①高。
《蜀道难》:“~乎高哉!
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
”②危险;
危急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不念居安思~,戒奢以俭。
”③危害;
使处于危险的境地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抑王兴甲兵,~士臣,构怨于诸侯。
”④危弱。
《陈情表》:“人命~浅,朝不虑夕。
”⑤端正;
正直。
《陶侃》:“侃性聪敏恭勤,终日敛而膝~坐。
”【辨】危,险。
“危”作“危险”讲时,含有危急或不稳定的意思,多作形容词。
“险”只表示地势险要或道路......更多
厌
yàn①通“餍”。
满足。
《烛之武退秦师》:“夫晋,何~之有?
”《六国论》:“然则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无~。
”②讨厌;
厌恶。
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老年人常~事,少年人常喜事。
”③通“餍”。
饱。
《老子•五十三章》:“~饮食,财货有馀,是谓盗夸。
”【厌代】皇帝死亡。
告
gào①告诉;
报告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操蛇之神离之,惧其不已也,~之于帝。
” 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余故道为学之难以~之。
”②祭告(鬼神)。
《出师表》:“不效则治臣之罪,以~先帝之灵。
” 《伶官传序》:“其后用兵,则遣从事以一少牢~庙。
”③称:说。
《教战守策》:“至于农夫小民,终岁勤苦而未尝~病。
”④请求。
《杨修之死》:“曹操既杀杨修,佯怒夏侯惇,亦欲斩之。
众官~免。
”⑤告发;
控告。
《陈州粜米》:“点......更多
唁
yàn①古时慰问亡国者。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公孙于齐,齐侯~公于野井。
”②慰问遭遇其他祸事的人。
《左传•襄公十七年》:“齐人获臧坚,齐侯使夙沙卫~之。
”
善
shàn①好;
善良。
《〈论语〉六则》:“择其~者而从之,其不~者而改之。
”《〈论语〉十则》:“愿无伐~,无施劳。
”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晋鄙听,大~;
不听,可使击之。
”【又】具有杰出的(惊人的)成就。
《墨池记》:“羲之之书晚乃~。
”【又】认为……好。
《史记•留侯世家》:“良数以《太公兵法》说沛公,沛公~之。
”②喜欢;
羡慕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万物之得时,感吾生之行休。
”《陌上桑》:“罗敷~蚕桑,采......更多
国
guó①国家。
《察今》:“故治~无法则乱。
”②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。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察邻~之政,无如寡人用心者。
”③国都;
京都。
《殽之战》:“武夫力而拘诸原,妇人暂而免诸~。
”《岳阳楼记》:“则有去~怀乡,忧谗畏讥。
”④地方;
地域。
《硕鼠》:“逝将去女,适彼乐~。
”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