朗
lǎng①明亮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复行数步,豁然开~。
”②响亮清晰。
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凝思幽岩,~咏长川。
”③高明。
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公瑾英达,~心独见。
”【朗抱】开朗的胸怀。
【朗悟】聪敏。
标
biāo①末端;顶端。
亦指树的末梢。
泛指高而尖的物体。
《蜀道难》:“上有六龙回日之高~。
”②高举。
周密《观潮》:“有乘骑、弄旗、~枪、舞刀于水面者。
”③标记;标志。
《范进中举》:“手里插个草~。
”④写明。
《哨遍•高祖还乡》:“明~着册历,见放着文书。
”⑤标准,榜样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械系不稍宽,为~准以警其余。
”⑥清代军队编制名称,一标辖三营。
《三元里抗英》:“城内督~抚~旗满官兵,均欲奋勇出城决战。
”
桡
náo①弯曲。
《列子•汤问》:“竿不~。
”②屈服;
挫败。
《左传•成公二年》:“畏君之震,师徒~败。
”【引】削弱。
《汉书•张良传》:“汉王忧恐,与郦食其谋~楚权。
”ráo桨。
李白《入清溪行山中》:“停~向余景。
”
歇
xiē①停歇;
休息。
《卖炭翁》:“牛困人饥日已高,市南门外泥中~。
”②散发。
颜延之《和谢监灵运》:“芳馥~兰若,清越夺琳珪。
”【短嘴】短嘴猎犬。
歇,通“猲”。
查询
殽
xiáo①混杂;
错乱。
《汉书•艺文志》:“战国纵横,真伪分争,诸子之言纷然~乱。
”②通“崤”,山名。
《过秦论》:“秦孝公据~函之固,拥雍州之地。
”yáo同“肴”。
煮熟的鱼肉。
《诗经•大雅•凫鹥》:“尔酒既清,尔~既馨。
”
沽
gū①买。
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“何~不些酒来吃。
”②卖。
《宋人沽酒》:“宋人有~酒者,为器甚洁清。
”白居易《杭州春望》:“红袖织绫誇柿带,青旗~酒趁梨花。
”gǔ卖酒人。
苏轼《书上元夜游》:“民夷杂揉,屠~纷然。
”
泚
cǐ①清澈的样子。
谢眺《始出尚书省》诗:“寒流自清~。
”【又】鲜明的样子。
《诗经•邶风•新台》:“新台有~。
”(有:形容词词头。
)②汗水流出的样子。
苏轼《蜜酒歌》:“六月田夫汗流~。
”【泚笔】用笔蘸墨。
《新唐书•岑文本传》:“敕吏六七人~待。
”(敕:命令。
待:等待。
)
泠
líng①轻妙的样子。
《庄子•逍遥遊》:“夫列子御风而行,~然善也。
”②清;
清凉。
柳宗元《钴鉧潭西小丘记》:“枕席而卧,则清~之状与目谋。
”③清凉的水。
《苦斋记》:“或降而临清~。
”【泠风】小风;
和风。
【泠泠】⒈形容水清凉。
⒉形容景象冷清。
⒊形容声音清脆。
洁
jié①清洁;
洁净。
《寓言四则•宋人沽酒》:“宋人有沽酒者,为器甚~清。
”②纯洁;
高尚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其志~,故其称物芳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纯洁高尚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臣修身~行数十年。
”③白;
洁白。
《醉翁亭记》:“风霜高~,水落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
”④明洁;
简洁。
《答韦立论师道书》:“参之太史以著其~。
”
浊
zhuó①水浑浊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阴风怒号,~浪排空。
”②浑浊。
《渔家傲》:“~酒一杯家万里。
”③混乱。
《涉江》:“世溷~而莫余知兮,吾方高驰而不顾。
”④污浊的;
坏的。
《窦娥冤》:“只合把清~分辨,可怎生糊突了盗跖、颜渊。
”⑤低践的;
愚昧的。
《诫兄子严敦书》:“(杜季良)清~无所失。
”⑥声音低沉粗重。
《晋书•谢安传》:“有鼻疾,故其音~。
”【浊富】不义而富。
【浊流】⒈浑浊的不干净的水流。
⒉品格卑污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