罚
fá①刑罚。
《五蠹》:“故~薄不为慈,诛严不为戾。
”②处罚;
惩罚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~所及,则思正身以黜恶。
”《出师表》:“陟~臧否,不宜异同。
”③赎罪。
《周礼•秋官》:“受士之金~、货~。
”④通“发”。
《窦娥冤》:“不是我窦娥~下这等无头愿,委实的冤情不浅。
”
耳
ěr①耳朵。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闻寡人之~者,受下赏。
” 《陋室铭》:“无丝竹之乱~。
” 《石钟山记》:“事不目见~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
”②形状像耳朵的东西。
如“木耳”、“银耳”③听说;
耳闻。
《汉书•外戚传》:“又~曩者所梦日符。
”④兼词,相当于“而已”,译作“罢了”。
《庄暴见孟子》:“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,直好世俗之乐~。
” 《赤壁之战》:“荆州之民附操者,逼兵势~,非心服也。
”⑤表示肯定......更多
致
zhì①送;
送达。
《柳敬亭传》:“皖帅欲结欢于宁南,~敬亭于幕府。
”②表达;
表示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,一篇之中三~意焉。
”③说;
回答。
《石壕吏》:“听妇前~词,三男邺城戍。
”④达到。
《劝学》:“假舆者,非利足也,而~千里。
”⑤获得;
得到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家贫,无以~书以观。
”⑥招致;
引来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~食客三千人。
”⑦招请;
招集。
《过秦论》:“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,......更多
苦
kǔ①(味道)苦;
甘、甜的反面。
《苦斋记》:“味~而微辛。
”②劳苦;
辛劳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乐岁终身~,凶年不免于死亡。
”【又】辛劳艰苦的事。
《班超告老归国》:“故超万里归诚,自陈~急。
”③艰苦;
困苦。
《兵车行》:“况复秦兵而~战,被驱不异犬与鸡。
”④痛苦;
悲苦。
《石壕吏》:“吏呼一何怒,妇啼一何~。
”⑤苦于;
被……所苦。
《陈涉世家》:“天下~秦久矣。
”⑥愁苦;
忧愁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而山不加增,......更多
荐
jiàn①兽类吃的草。
《庄子•齐物论》:“麋鹿食~。
”②草席;
草垫。
曹植《九咏》:“茵~兮兰席。
”③奉献;
进献。
《论语•乡党》:“君赐腥,必熟而~之。
”④祭奠;
祭祀。
《窦娥冤》:“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,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~。
”⑤推荐;
举荐。
《谭嗣同》:“君以学士徐公致靖~,被征。
”⑥接连;
频繁;
屡次。
《国语•鲁语》:“饥馑~降。
”⑦通“搢”,插。
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明日造朝,至外廷,~笏......更多
虫
chóng①爬虫,昆虫,虫子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~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。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去死肌,杀三~。
”②动物的总称。
《女娲补天》:“狡~死,颛民生。
”huǐ毒蛇。
《山海经•南山经》:“羽山……无草木,多蝮~。
”(蝮虫:蝮蛇。
)【注】虫,“蟲”,原是音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。
“虫”为㈡义,音huǐ;
“蟲”为㈠义音chóng。
今“蟲”简化为“虫”。
【虫沙】旧时比喻战死的士兵......更多
解
jiě①解剖;
分割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庖丁为文惠君~牛。
”②解开;
解下。
《公输》:“子墨子~带为城。
”③解除;
消除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今有一言,可以~燕国之患。
”④溶解;
溶化。
《满井游记》:“于时冰皮始~,波色乍明。
”⑤排解;
化解。
《师说》:“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~。
”⑥解围;
撤围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秦军~去,遂救邯郸。
”⑦解脱。
道家称人死后灵魂脱离躯体而升天成仙。
《梅花岭记》:“谓颜太师以兵~。
讲
jiǎng①讲和;
构和。
《史记•甘茂列传》:“樗里子与魏~,罢兵。
”②研究;
讨论。
《柳毅传》:“吾君方幸玄珠阁,与太阳道士~火经。
”③讲求;
重视。
《谭嗣同》:“时诸将之中惟袁世凯久使朝鲜,~中外之故,国主变法。
”④讲解;
解说。
《梁书•阮孝绪传》:“后于钟山听~。
”⑤讲习;
练习。
《教战守策》:“秋冬之隙,致民田猎以~武。
”⑥行;
用。
《芋老人传》:“丞、尉闻之,谓老人与相国有旧,邀见~钧礼。
”
说
shuō①陈说;
讲说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及郡下,诣太守,~如此。
”②说明;
解说。
《离骚》:“众不可户~兮,孰云察余之中情。
”③言论;
说法;
主张。
《鸿门宴》:“而听细~,欲诛有功之人。
”④文体的一种,也叫杂说。
多用于说明事物,讲述道理。
《黄生借书说》:“为一~,使与书俱。
”shuì劝说;
说服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患之,数请魏王,及宾客辩士~王万端。
”yuè通“悦”。
喜欢;
高兴。
《论语》:“学而时......更多
谦
qiān①谦逊;
谦虚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士无贤不肖,皆~而礼交之。
”《伶官传序》:“满招损,~得益。
”【谦冲】谦虚。
【谦挹】谦逊退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