晞
xī①干;
晒干。
《诗经•蒹葭》:“蒹葭凄凄,白露未~。
”②晒。
《长歌行》:“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~。
”③太阳初升;
破晓。
《诗经•东方未明》:“东方未~,颠倒裳衣。
”
月
yuè①月亮。
《赤壁赋》:“诵明~之诗,歌窈窕之章。
”②时间单位,一年分为十二个月。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数~之后,时时而间进。
”③月份。
《陈情表》:“生孩六~,慈父见背。
”【月旦】农历每月初一日。
品评人物。
【月桂】⒈岩桂之一种,四季开花,又名真桂。
⒉月亮。
楚
chǔ①本是一种丛生灌木,又叫“荆”;
古代取其条作打人的工具。
《礼记•学记》:“夏~二物,收其威也。
”②痛苦,悲痛。
《柳毅传》:“妇始~而谢,终泣而对。
”③鲜明,整齐。
《战国策•齐策》:“不韦使~服而见。
”④周代诸侯国,战国时为七雄之一。
位于长江中下游,后来这一带地方也称楚。
《樊姬》:“樊姬,~国之夫人也。
”《大铁椎传》:“与人罕言语,语类~声。
”【楚楚】1.形容衣服鲜明整洁。
2.草木丛生的样子。
楼
lóu①两层以上的房屋建筑。
《黄冈竹楼记》:“因作小~二间,与月波~通。
”②指酒店、茶馆、歌舞游乐场。
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》:“三人来到潘家酒~上。
”
櫂
zhào①船浆。
《九歌•湘君》:“桂~兮兰栧。
”【又】指船。
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~女讴,鼓吹震。
”②用浆划船。
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~龙舟以济予。
”
泚
cǐ①清澈的样子。
谢眺《始出尚书省》诗:“寒流自清~。
”【又】鲜明的样子。
《诗经•邶风•新台》:“新台有~。
”(有:形容词词头。
)②汗水流出的样子。
苏轼《蜜酒歌》:“六月田夫汗流~。
”【泚笔】用笔蘸墨。
《新唐书•岑文本传》:“敕吏六七人~待。
”(敕:命令。
待:等待。
)
漏
lòu①水从孔隙透过或滴下。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床头屋~无干处。
”②遗漏;
疏漏。
《出师表》:“必能裨补阙~,有所广益。
”③漏掉;
遗漏。
《汉书•酷吏传》:“罔~吞舟之鱼。
”④泄露。
《汉书•师丹传》:“大臣奏事,不宜~泄。
”⑤古代滴水计时的漏壶。
【引】时刻;
时间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择健卒十人,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,~鼓移则番代。
”
漾
yàng①水流长。
王粲《登楼赋》:“路逶迤而迥兮,川既~而济深。
”②水波摇动。
杜甫《屏迹二首》诗:“竹光团野色,舍影~清流。
”③泛舟;
摇船。
谢惠连《西陵遇风献康乐》诗:“成装候良辰,~舟陶嘉月。
”杜甫《观打渔歌》:“渔人~舟沉大海,截江一拥数百鳞。
”
焦
jiāo①烧焦;
烧伤。
《阿房宫赋》:“楚人一炬,可怜~土。
”②干燥;
干渴。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唇~口燥呼不得。
”③枯萎;
干枯。
《智取生辰纲》:“赤日炎炎似火烧,野田禾稻半枯~。
”④焦味;
糊味。
《礼记•月令》:“其味苦,其臭~。
”⑤黑黄色。
陶弘景《真诰•运象》:“心悲则画~。
”⑥焦急;
焦躁。
《西厢记》:“添香的行者心~。
”
由
yóu①经过。
《论语•雍也》:“谁能出不~户?
”②捱到。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自经丧乱少睡眠,长夜沾湿何~彻。
”③自;
从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余在刑部狱,见死而~窦出者,日三四人。
”④由于。
《论衡•实知》:“知物~学,学乃知之。
”⑤原因。
《订鬼》:“致之何~?
”⑥机会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无~会晤,不任区区向往之至。
”⑦通“犹”。
犹如;
如同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后之视今,亦~今之视昔。
”【由来】⒈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