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
shēng①声音。
《劝学》:“顺风而呼,~非加疾也,而闻者彰。
”②乐曲;
乐声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~。
”③口音。
《大铁椎传》:“与人罕言语,语类楚~。
”④声称;
宣布;
宣扬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吾之行为士先者,为之~义。
”⑤名声;
声誉;
声望。
《报任安书》:“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,~闻邻国。
”⑥宣扬;
鼓舞。
《子鱼论战》:“金鼓以~气也。
”⑦声势;
声气。
《子鱼论战》:“~盛致志,鼓儳也。
审
shěn①详细;
周密。
《促织》:“~视,巨身修尾,青项金翅。
”②仔细观察;
考察。
《察今》:“故~堂下之阴,而知日月之行。
”③清楚了解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倚南窗以寄傲,~容膝之易安。
”④审问;
审判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馀经秋~,皆减等发配。
”⑤确实;
的确。
《梅花岭记》:“先生在兵间,~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,抑未死耶。
”⑥谨慎;
慎重。
《韩非子•存韩》:“兵者凶器也,不可不用也。
岸
àn①水边高处.《诗经•卫风•氓》:“淇则有~,隰则有伴。
”②山崖;台阶.《西京赋》:“襄~夷塗,脩路峻险。
”③高;高峻.《苦斋记》:“山田面峭壁拔起,岩崿皆苍石,~外而臼中。
”④高傲.黄庭坚《定风波》:“莫笑老翁犹气~。
”【岸忽】傲慢.【岸帻】帻,仓头的巾.指推起头巾,露出前额.形容无拘无束,豪放洒脱的样子.李白《醉后》:“日暮~归,传呼隘阡陌。
”李清照《金石录后序》:“葛衣~,精神如虎,目光烂射人,望舟中告别。
”
攫
jué①鸟用爪迅速抓取。
柳宗元《笼鹰词》:“下~狐兔腾苍茫。
”【引】夺取。
《列子•说符》:“因~其金而去。
”
椟
dú①木柜、木匣。
《韩非子•外储说左上》:“郑人买其~而还其珠。
”【又】又椟装。
孙樵《书褒城驿壁》:“囊帛~金。
”②棺材。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九年》:(马)“堑而死,公将为之~。
”
漓
lí①水渗入地。
扬雄《河东赋》:“云霏霏而来迎兮,泽渗~而下降。
”②薄,与厚相对。
陆游《何君墓表》:“一卷之诗有淳~,一篇之诗有善病。
”③沾湿或下滴的样子。
李贺《昆仑使者》:“金盘玉露自淋~,元气茫茫收不得。
”④酣畅的样子。
陆游《哀郢》:“淋~痛饮长亭暮,慷慨悲歌白发新。
”
炫
xuàn①照耀。
《史记•田单列传》:“牛尾炬火光明~耀。
”②炫耀;
自夸。
张仲方《披沙拣金赋》:“美价初~,微明内融。
”
牓
bǎng①牌匾;
匾额。
杜甫《岳麓山道林二寺行》:“莲花交响共命鸟,金~双回三足乌。
”②告示;
文告。
《北齐收•马嗣明传》:“数处见~,云有人家女病。
”③题写。
刘挚《临湘县阅武亭记》:“据以大亭,~曰‘阅武’,以时临视其艺。
”fáng通“妨”,妨碍。
《论衡•自纪》:“母骊犊骍,无害牺牲;
祖浊裔清,不~奇人。
”
装
zhuāng①衣服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富者赂数十金,贫亦罄衣~。
”②出行时的用具;
行装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于是约车治~,载券契而行。
”③打扮;
装饰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交语速~束,络绎如浮云。
”④假装。
《范进中举》:“范进道是哄他,只~听不见。
”⑤放入。
《冯婉贞》:“三保戒团众~药实弹,毋妄发。
”【装池】装裱古籍或书画。
【装束】⒈整理行装。
⒉打扮。
石
shí①石头。
《劝学》:“锲而不舍,金~可镂。
”②石碑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且立~于其墓之门,以旌其所为。
”③矿物类药物;
古代治病用的石针。
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在肌肤,针~之所及也。
”④石制的磬类乐器。
金、土、石、革、丝、匏、竹八音之一。
⑤今读dàn。
古代容量计算单位,十斗为一石。
《马说》:“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~。
”【石肠】心肠如石。
喻意志坚强。
【石田】多石而不可耕之田。
喻无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