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
àn①昏暗;无光亮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至于山~昏惑而无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
”②愚昧;糊涂。
《隆中对》:“刘璋~弱。
”③。
隐秘.《琵琶行》:“别有忧愁~恨生。
”④私下里,不露形迹地。
《群英会蒋干中计》:“遂将书~藏于衣内。
”⑤悄悄地;轻轻地。
《琵琶行》:“寻声~问弹者谁?琵琶声停欲语迟。
【暗蔼】1.众盛貌。
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傧~兮降清坛,瑞镶兮委如山。
”2.遥远貌。
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据开阳而頫眡兮......更多
曰
yuē①说。
《劝学》:“君子~:学不可以已。
”②称为。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齐有处士~钟离子。
”③是,举例时用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按诸五人,~颜佩伟,杨念如……”④为。
《出师表》:“先帝称之~能。
”⑤用于句首。
《诗经•七月》:“~为改岁,入此室处。
”
未
wèi①没有;
不曾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计~定,求人可使报秦者。
”②不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~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。
”③用在句尾表疑问,相当于“否”、“没有”。
《书博鸡者事》:“是足以报使君~耶?”④地支的第八位,古代用以记日子。
《登山记》:“是月丁~,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。
”⑤十二时辰之一,相当于下午一至三点。
【未亡人】旧时寡妇自称。
术
shù①古代城邑中的道路。
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亦有甲第,当衢向~。
”②方法;
手段。
《柳毅传》:“子有何~可导我耶?
”③思想;
学说;
主张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,而议事每不合,所操之~多异故也。
”【又】符合某种思想学说的行为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果无有,终亦稍宽之,非仁~乎?
”④学问;
学识。
《师说》:“闻道有先后,~业有专攻。
”⑤技术;
技艺。
《教战守策》:“授以击刺之~。
”⑥权术;
桡
náo①弯曲。
《列子•汤问》:“竿不~。
”②屈服;
挫败。
《左传•成公二年》:“畏君之震,师徒~败。
”【引】削弱。
《汉书•张良传》:“汉王忧恐,与郦食其谋~楚权。
”ráo桨。
李白《入清溪行山中》:“停~向余景。
”
殖
zhí①繁殖;
生长。
《吕氏春秋•明理》:“禽兽胎消不~。
”《荀子•尧问》:“草木~焉,鸟兽育焉。
”【引】增加;
增长。
《国语•周语上》:“财用蕃~。
”②种植。
《尚书•吕刑》:“农~嘉谷。
”③经商。
《列子•杨朱》:“子贡~于卫。
”
浸
jìn①泡;
淹没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大东》:“有冽氿泉,无~获薪。
”《史记•赵世家》:“引汾水灌其城,城不~者三版。
”②灌溉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白华》:“滮池北流,~彼稻田。
”【引】润泽;
滋润。
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泽~昆虫。
”③大水,湖泽。
《庄子•逍遥游》:“大~稽天而不溺,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。
”④渐渐,逐渐。
《说文解字叙》:“字者,言孳乳而~多也。
”qīn通“侵”,侵犯。
《列子•汤问》:“帝凭怒,~减......更多
渎
dú①小水沟;
小水渠。
《论语•宪问》:“自经于沟~而莫之知也。
”②河流;
水道;
沟渠。
《五蠹》:“天下大水而鲧禹决~。
”③轻慢;
亵渎。
《左传•成公十六年》:“~齐盟而食话言”dòu通“窦”。
洞;
穴。
《左传•襄公三十年》:“晨自墓门之~入。
”【渎货】贪财。
游
yóu①在水上漂浮。
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~鱼细石,直视无碍。
”②游玩。
《赤壁赋》:“苏子与客泛舟~于赤壁之下。
”③出游;
游历。
《两小儿辩日》:“孔子东~。
”④交往。
《鸿门宴》:“秦时与臣~,项伯杀人,臣活之。
”【又】特指请教学问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又患无硕师名人与~,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
”⑤游说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西~于梁。
”【辨】游,遊。
凡有关水中活动,一般只用“游”,不可以用“遊”......更多
漫
màn①水涨溢。
宋之问《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》:“渐见江势阔,行嗟水流~。
”【又】满;
弥漫。
《登泰山记》:“亭东自足下皆云~。
”②模糊不清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有碑仆道,其文~灭。
”③随意;
不受拘束。
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:“却看妻子愁何在,~卷诗书喜欲狂。
”④枉自;
徒然。
杜甫《宾至》:“岂有文章惊海内,~劳车马驻江干。
”⑤玷污。
《庄子•让王》:“又欲以其辱行~我。
”【漫澜】⒈无边无际的样子。
⒉支离破碎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