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
dǎo①人或坚立的东西横躺下来。
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天台一万八千丈,对此欲~东南倾。
”②失败;
垮台。
《三国志•曹爽传》:“于今日卿等门户~矣。
”③把商店作价卖给别人。
《儒林外史》:“我东头街上谈家当铺折了本,要~与人。
”dào①位置、顺序、方向等颠倒。
《祭妹文》:“则虽年光~流,儿时可再,而已无与为印证者矣。
”②不顺;
违逆。
《韩非子•难言》:“且至于忤于耳而~于心。
”③斟出;
倾出。
邵雍《天津感事......更多
傩
nuó①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。
《论语•乡党》:“乡人~,朝服而立于阼阶。
”②行步有节度。
《诗经•卫风•竹竿》:“巧笑之瑳,佩玉之~。
”
僚
liáo①官。
《尚书•皋陶谟》:“百~师师。
”【又】特指一起做官的人。
《汉书•郑玄传》:“显誉成于~友,德行立于己志。
”【又】属官。
《新唐书•崔咸传》:“日与宾客~属痛饮。
”②奴隶的一个等级。
《左传•昭公七年》:“隶臣~,~臣仆。
”liǎo美好的样子。
《诗经•陈风•月出》:“佼人~兮。
”
凉
liáng①稍冷;
微寒。
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~秋九月,塞外草衰。
”②凉爽;
凉快。
《芙蕖》:“纳~而~逐之生。
”③薄;
少。
《左传•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虢多~德,其何土之能得?
。
”【凉德】薄德。
刻
kè①刊刻;
雕刻。
《核舟记》:“右~‘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’。
”②刻在木、骨、石、玉等上面的字画等。
《登泰山记》:“是日观道中石~,自唐显庆以来,其远古~尽漫失。
”③刻画;
表现。
《马伶传》:“引商~羽,抗坠疾徐,并称善也。
”④时刻。
古代用漏壶计时,一昼夜分为一百刻,一刻相当于今天十四多分钟。
【引】短暂的时间。
《芙蕖》:“是芙蕖也者,无一时一~不适耳目之观。
”【刻日】限定日期。
【刻深】⒈严酷;
苛刻。
削
xuē①古代刮削竹简木札的书刀。
《考工记•筑氏》:“筑氏为~长尺,博寸。
”②用刀削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指如~葱根,口如含朱丹。
”③削减;
削弱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其后楚日~。
”④分割土地。
《六国论》:“日~月割,以趋于亡。
”⑤陡峭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石崖侧~侧援崖。
”【削籍】官吏被革职,在官籍中除名。
查询
升
shēng①容量单位。
一斗的十分之一。
《齐民要术•种谷》:“良地一亩,用子五~。
”【又】布八十缕为一升。
《礼记•杂记》:“朝服十五~。
”②上升;
登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天保》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~。
”【引】升官。
《后汉书•王符传》:“符独耿介不同于世俗,以此遂不得~进。
”③成熟。
《谷梁传•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五谷不~为大饥。
”④太平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王朗传》:“蒸庶欣欣,喜遇~平。
”
历
lì①历书;
历法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视~复开书,便利此月内。
”②经过;
经历。
《后序》:“~吴门,毗陵,渡瓜洲,复还京口。
”③越过;
度过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石块丛起则~块。
”④指时间上的经历。
《隆中对》:“孙权据有江东,已~三世。
”⑤各个;
逐个。
《谭嗣同》:“先遣内侍持~朝圣训授君。
”⑥屡次;
连续。
《陈情表》:“~职郎署。
”【历块】⒈跨过土地,形容急速。
⒉良马,比喻良才。
【历历】形容清晰分明。
【历数】......更多
叔
shū①拾取。
《诗经•七月》:“九月~苴。
”②排行第三的人,古人排行以伯(孟)仲叔季为序。
柳宗元《哭连州凌员外司马》:“仲~相继沦,狂叫唯童儿。
”③丈夫的弟弟。
《战国策•秦策》:“妻不以我为夫,嫂不以我为~。
”④父亲的弟弟。
《后序》:“数吕师孟~侄为逆。
”
吐
tǔ①吐出。
《荀子•赋篇》:“食桑而~丝。
”②说出来;
发表。
《论衡•问孔》:“孔子不能~辞也。
”③开放;
出现。
岑参《青木香丛》:“六月花新~,三春叶已长。
””tù呕吐。
《魏书•高涼王传》:“曾就亲人饮食,夜还大~。
”【吐握】吐哺握发的简称,比喻求贤之心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