览
lǎn①看;
观赏;
观望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每~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。
”②阅览。
《柳毅传》:“洞庭君~毕,以袖掩面而泣。
”③所看到的事物、景色等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因念黄山当生平奇~。
”
盖
gài①用草编的覆盖物。
【引】器物的盖子。
《项脊轩志》:“庭有枇把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~矣。
”【又】特指车盖,遮阳避雨的用具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平原君使者冠~相属于魏。
”《两小儿辩日》:“日初出大如车~。
”②遮盖;
掩盖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枝枝相覆~,叶叶相交通。
”《敕勒川》:“天似穹庐,笼~四野。
”③胜过;
超过。
《垓下之战》:“力拔山兮气~世。
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况刘豫州王室之胄,......更多
社
shè①土地神。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后土为~。
”②祭祀土地神的地方(古人认为是土地神灵依附止息的地方)。
《柳毅传》:“洞庭之阴,有大橘树焉,乡人谓之~橘。
”③祭祀土地神的活动、节日。
《永遇乐•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佛里祠下,一片神鸦~鼓。
”④古代居民单位,二十五家(一说二十家)为一社。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请致千~。
”⑤社团;
团体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吾~之行为士先者,为之声义。
”
祎
yī美好。
张衡《东亭赋》:“汉帝之德,侯其~而。
”
秀
xiù①谷物叶穗开花。
聂夷中《田家》:“六月禾未~,官家已修仓。
”②秀丽;
美好。
《醉翁亭记》:“望之蔚然而深~者,琅琊也。
”③繁茂。
《醉翁亭记》:“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~而繁阴。
”④高出;
突出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则天都、莲花二顶,俱~出天半。
”⑤优秀;
杰出。
《礼记•王制》:“司徒论选士之~者而升之学,曰俊士。
”【秀才】⒈才华出众的人。
⒉汉代科举科目之一,由各州推举。
唐初曾设秀才为举士科目,不久废止。
缱
qiǎn缠绵;
留恋。
《游园》:“观之不足由他~,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。
”【缱绻】⒈缠绵深厚的情意。
⒉缠绵;
割舍不开。
翳
yì①用羽毛做的舞具。
《山海经•海外西经》:“左手操~。
”②遮蔽;
覆盖。
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飘轻裾,~长袖。
”《醉翁亭记》:“树林阴~,鸣声上下。
游人去而禽鸟乐也。
”【翳翳】阴暗的样子。
【翳景】遮蔽日月的阴影。
而
ér①颊毛;
胡须。
《周礼•考工记》:“深其爪,出其日,作其鏻之~。
”②通“尔”你,你的。
《记王忠肃公翱事》:“~翁长铨,迁我京职,则汝朝夕侍母。
”③通“如”。
好像《察今》:“军惊~坏都 舍。
”④1.表并列关系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苟粟多~财有余。
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黑质~白章。
”2.表相承关系。
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扁鹊望桓侯~还走。
” 《石钟山记》:“余方心动欲还,~大声发于水上。
”3.表示递进关系。
诸
zhū①众;
各个。
《陈涉世家》:“~郡县苦秦吏者,皆刑其长吏。
”②兼词,用于句中,相当于“之于”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或取~怀抱,晤言一室之内。
”③兼词,用于句末,相当于“之乎”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不识有~?
”④相当于“之”。
《孟子•公孙丑》:“王如改~,则心反予。
”【诸母】对同宗族伯母、婶母的统称。
足
zú①脚。
《劝学》:“假舆马者,非利~也,而致千里。
”《郑人买履》:“郑人有欲买履者,先自度其~而置之其坐。
”②动物的脚。
《核舟记》:“细若蚊~,钩画了了。
”③器物的支撑部分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如此则荆吴之势强,鼎~之形成矣。
”④充足。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是其为人,哀鳏寡,恤孤独,补不~。
”⑤满足。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~。
”《兰亭集序》:“快然自~。
”⑥足够。
《鸿门宴》:“料大王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