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èn①我,我的。

《尚书•汤誓》:“~不食言。

”②秦始皇以后专用为皇帝的自称。

《史记•秦始皇本纪》:“~为始皇帝。

”③征兆;

迹象。

《庄子•应帝王》:“而遊无~。

”【朕躬】皇帝自称辞,即我自身;

我本人。

zhì①梳子或篦子。

《左传•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~。

”②梳理头发。

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闻鸡鸣,即起盥~。

”③清除。

韩愈《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》:“~垢爬痒,民获苏醒。

shuǎng①明朗;

清爽。

《水经注•庐江水》:“风泽清旷,气~节和。

”②直爽;

爽快。

《晋书•桓温传》:“温豪~有风概。

”③过失;

差错。

《促织》:“少间,帘内掷一纸出,即道人意中事,无毫发~。

”④伤;

败坏。

《老子》:“五音令爱耳聋,五味令人口~。

”【爽气】⒈清爽的空气。

⒉豪爽的气概。

【爽约】失气。

查询

hàn①赤羽的山鸡,也叫锦鸡。

《逸周书•王会》:“文~者若皋鸡。

”【又】鸟的羽毛。

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理翮振~,容与自翫”②毛笔,古代用羽毛制笔,故称笔为翰。

刘桢《公宴诗》:“投~长叹息。

”③文章。

萧统《文选序》:“义归乎~藻。

”【又】指书信。

宋之问《答田征君》:“忽枉岩中~。

”④白马。

《礼记•檀弓》:“殷人尚白……戎事乘~。

”【翰林】⒈文翰之林,指人文学士聚集的场所,即文苑。

《汉书•扬雄传下》:“......更多

sòng①争辩;

争论。

《盐铁论•利议》:“辩~公门之下。

”②诉讼;

打官司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迩来狱~,情稍重,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。

”③告状;

申告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又某氏以不~其子,左右邻械系入老监。

”④替人辩冤。

《汉书•陈汤传》:“太中大夫谷永上疏~汤。

”⑤责备。

王安石《感事》:“内~敢不勤。

”⑥公开。

《史记•吕太后本纪》:“太尉尚恐不胜诸吕,未敢~言诛之。

”⑦通“颂”颂扬。

《汉书•冯奉世传》:“杜......更多

访

fǎng①询问。

《殽之战》:“穆公~诸蹇叔。

”②访问;拜访。

《促织》:“径造庐~成,祝成所蓄。

”③寻找;寻求。

《滕王问阁序》:“~风景于崇阿。

”?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须行即骑~名山。

”《石钟山记》:“至唐李勃始~其遗踪。

wū①用谎言欺骗。

《孟子•滕文公》:“是邪说~民。

”②诬陷;

诬蔑。

《书博鸡者事》:“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,知者意嗛守,即~守纳己赇。

zuò大堂前东面的台阶。

古代宾客相见时,客人走西面的台阶,主人走东面的台阶。

,常“阼阶”连用。

《礼仪•乡饮酒》:“主人~阶上……宾西阶。

”【引】封建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,因此以“阼”指帝位。

《史记•文帝本纪》:“皇帝即~。

suí①跟随;

跟从。

《桃花源记》:“太守即遣人~其往,寻向所志,遂迷,不复得路。

”②沿着;

顺着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四角龙子幡,婀娜~风转。

”③听凭;

任随。

《史记•魏世家》:“~安陵氏而亡之。

”④随即;

接着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染此者十不一二,或~有瘳。

”【随辈】随同众人。

dǐng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多圆形三足两耳。

《察今》:“尝一脟肉,而知一镬之味,一~之调。

”②常以鼎足之形比喻三方并立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如此,则荆吴之势强,~足之形成矣。

”③古代曾把鼎作为传国之宝,于是用它代表宝器。

喻指王位、帝位等。

《毛遂自荐》:“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赵重于九~大吕。

”《阿房宫赋》:“~铛玉石金块珠砾,弃掷逦迤。

”④三足香炉。

《促织》:“问者爇香于~,再拜。

”⑤显赫。

左思《吴都赋》......更多

1617181920 共195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