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ǎn①婉转;

委婉。

《左传•成公十四年》:“~而成章。

”【引】顺从‘ 温顺。

《史记•佞幸传》:“此两人非有材能,徒以~佞贵幸。

”②美好。

《诗经•郑风•野有蔓草》:“有美一人,~如清扬。

”③简约。

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大而~,险而易行。

”④亲爱;

亲密。

阮瑀《为曹公作书与孙权》:“~彼二人,不忍加罪。

”查询

zhī①从树干生出的枝条。

《惠崇》:“竹外桃花三两~。

”【又】生出枝节。

《爱莲说》:“中通外直,不蔓不~。

”②分枝。

《荀子•效儒》:“故以~代主而非越也。

”③分散。

《荀子•解蔽》:“心~则无知。

”④通“支”。

抵拒;

支持。

《左传•桓公五年》:“蔡卫不~。

jià①棚架;

支撑东西的架子。

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种桃柰》:“葡萄蔓延,性缘,不能自举,作~以承之。

”②放东西的架子。

《项脊轩志》:“借书满~。

”③架设;

构架。

《阿房宫赋》:“~梁之椽,多于机上之工女。

”④用于有支架的物体。

蒲松龄《山市》:“楼五~,窗扉皆洞开。

chū树名。

即臭椿。

【樗栎】樗树和栎树,庄子认为它们是无用之材,后以比喻才能低下。

苏轼《和穆父新凉》诗:“常恐~身,坐缠冠盖蔓。

”【樗散】樗为无用之材。

比喻不合世用。

多为自谦之词。

yān①埋没。

《事略》:“黄花冈上一抔土,犹~没于荒烟蔓草间。

”②填塞。

《庄子•天下》:“昔者禹之~洪水,决江河。

”【湮灭】1.灭亡。

2.埋没。

làn①水满溢出;

泛滥。

《孟子•滕文公》:“当尧之时,水逆行氾~于中国。

”②过度;

无节制。

《荀子•致士》:“刑不欲~。

”③越轨。

《论语•卫灵公》:“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~矣。

”【滥巾】冒充隐士。

【滥觞】原指江河发源地,后来比喻事物的起源。

【滥炎】火势蔓延。

lěi石头堆积的样子。

《九歌•山鬼》:“石~~兮葛蔓蔓。

”②高大的样子。

木华《海赋》:“~喣匌而相豗。

yǎn①蔓延;

扩展。

《后汉书•桓帝纪》:“流~四方。

”《墨子•非攻中》:“广~数于万。

”②余裕;

盛多。

《荀子•君道》:“圣王财~以明辨异。

”杜笃《论都赋》:“国富人~。

”③书籍中由于排版、传抄错误等原因造成多出来的不应有的字句,如“衍文”。

④平坦。

《管子•轻重丁》:“北方之萌者,~处负海。

”⑤山坡。

《史记•封禅书》:“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,其口止于鄜~。

”【衍更】演变。

【衍溢】⒈泛溢。

⒉充满。

12 共18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