殆
dài①危险。
《谋攻》: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~。
”《论语》:“思而不学则~。
”②近于;
几乎。
《六国论》:“且燕赵处秦革灭~尽之际。
”《雁荡山》:“凡永嘉山水,游历~遍。
”③大概;
恐怕。
《石钟山记》:“郦元之所见闻,~与余同。
”④通“怠”,懈怠;
懒惰。
《商君书•农战》:“农者~则土地荒。
”
沉
chén①沉入水中;
沉没。
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:“~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”《岳阳楼记》:“浮光跃金,静影~璧。
”②泛指下落;
沉陷。
《过零丁洋》:“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~雨打萍。
”③沉溺;
陷入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~于国家之事,开罪于先生。
”④重;
沉重。
《采草药》:“无苗时采,则实而~。
”⑤深;
深沉。
《如梦令》:“常记溪亭日幕,~醉不知归路。
”【注】“沉”原来写作“沈”,音s......更多
泽
zé①聚水的洼地。
一般指湖沼。
《滕五阁序》:“山原旷其盈视,川~纡其骇瞩。
”②雨露。
《项脊轩志》:“百年老屋,尘泥渗漉,雨~下注。
”③津液。
《采草药》:“大率用根者,若有宿根,须取无茎叶时采,则津~皆归其根。
”④光泽;
润泽。
《采草药》:“未花时采,则根色鲜~。
”⑤恩惠;
好处。
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故西门豹为邺令,名闻天下,~流后世”【又】使……得到恩泽。
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未能助上大有为,以膏~斯民。
泾
jīng泾水,发源于甘肃,流入陕西与渭水相合。
【泾渭】泾水和渭水。
古人认为泾浊渭清(实际上是泾清渭浊),所以用来比喻清浊或是非。
浏
liú①水流清亮的样子。
《诗经•郑风•溱洧》:“溱与洧,~其清矣。
”②风刮得很紧的样子。
刘向《九叹•逢纷》:“秋风~以萧萧。
”
浮
fú①飘浮在水面上,与“沉”相对。
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令女居其上,~之河中。
”②飘浮在空中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交语速装束,络绎如~云。
”③在水上行驶;
航行。
屈原《哀都》:“过夏首而西~兮,顾龙门而不见。
”④超过。
《海瑞传》:“搏噬善类,其罪又~于高拱。
”⑤轻。
《采草药》:“有苗时采,则虚而~。
”⑥虚浮;
浮华。
《治平篇》:“禁其~靡,抑其兼并。
”⑦轻薄;
轻佻。
《国语•楚语》:“教之乐,以疏其秽而镇其~......更多
涂
tú①泥;
泥巴。
《韩非子•外储说左上》:“夫婴儿相与戏也,以尘为饭,以~为羹。
”②特指封泥,古代公私简牍的封闭处盖有印章的泥块。
《吕氏春秋•适威》:“故民之于上也,若玺之于~也。
”③道路。
周密《观潮》:“珠翠罗绮溢目,车马塞~。
”④涂沫;
涂饰。
《论衡•幸偶》:“均之地也,或基殿堂,或~轩户。
”⑤玷污;
污染。
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雷奔电激,草木~地。
”⑥塞;
堵住。
王守仁《尊经阁记》:“没溺于浅闻小见,以......更多
涅
niè①一种黑色矿物质,古人用作黑色染料。
荀子《劝学》:“白沙在~,与之俱黑。
”②染黑;
用黑色染。
《论语•阳货》:“~而不缁。
”《新唐书•刘仁恭传》:“~其面。
”【涅槃】佛教所指的一种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。
又泛指死,多用于僧人死。
涝
lǎo雨水过多,淹了庄稼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郑浑传》:“患水~,百姓饥乏。
”láo①大波浪。
鲍照《登大雷岸与妹书》:“浴雨排风,吹~弄翮。
”②﹤名﹥河流名,在今陕西省。
深
shēn①水深,与“浅”相对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地势极而南溟~。
”②深远,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距离大。
《口技》:“遥闻~巷中犬吠。
”《游园》:“人立小庭~院。
”③时间久。
《琵琶行》:“夜~忽梦少年,梦啼妆泪红阑干。
”④程度深。
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君之病在肠胃,不治将益~。
”⑤苛刻;
严厉;
刻毒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秦之遇将军可谓~矣。
”⑥深刻;
深入。
《过秦论》:“~谋远虑,行军用兵之道。
”《游褒禅山记》: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