黜
chù①贬退,废免。
《书博鸡者事》:“台臣惭,追受其牒,为复守官而~臧使者。
”②消除,去掉,排斥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惧谗邪,则思正身以~恶。
”【又】不认作儿子。
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老父位居方面,拘于礼法,况素性方严,必加~逐。
”③减少。
《左传•襄公十年》:“初,子驷与尉止有争,将御诸侯之师而~其车。
”【黜辱】贬黜受辱。
《后汉书•班昭传》:“战战兢兢,常惧~,以增父母之羞,以益中外之累。
”【黜......更多
龈
yín①齿根肉。
扬雄《太玄•密》:“琢齿依~,君自拔也。
”②见“龈龈”。
kěn咬;
喟。
韩愈《曹成王碑》:“苏枯弱强,~其奸猖。
”
乱
luàn①紊乱;
没有秩序;
没有条理。
《曹刿论战》:“吾视其辙~,望其旗靡,故逐之。
”②混杂;
混淆。
《答谢中书书》:“晓雾将歇,猿鸟~鸣。
”③战乱;
动乱。
《桃花源记》:“自云先世避秦时~,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。
”④叛乱;
作乱;
反叛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一夫夜呼,~者四应。
”⑤扰乱;
破坏。
《陋室铭》:“无丝竹之~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
”⑥不安定;
不太平;
与“治”相对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明于治~,娴于辞令。
”⑦慌乱......更多
劝
quàn①鼓励;
勉励。
《货殖列传序》:“于是太公~其女功,极技巧。
”【又】努力从事。
《货殖列传序》:“各~其业。
”②劝说。
《送元二使安西》:“~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”【劝化】⒈规劝感化。
⒉(出家人)求人施舍。
代
dài①代替;
取代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何必劳神苦思,~百司之职役哉。
”②交替;
轮流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择健卒十人,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,漏鼓移则番~。
”③朝代。
《活板》:“五~时始印五经。
”④世代;
父子相传。
王维《王右丞集•李陵咏》:“汉家李将军,三~将门子。
”【辨】世,代。
上古时父子相继为一世,“代”则指朝代,如“三代”指三个朝代,不指三代人,而“三世”则指祖孙三代人。
唐太宗李世民避讳“世”字......更多
令
lìng①命令;
下令。
《垓下之战》:“乃~骑皆下马步行,持短兵接战。
”②使;
让。
《活板》:“每字为一印,火烧~坚。
”③法令;
命令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王使屈平为~,众莫不知。
”④官名。
⒈中央机构的主管官员。
如“尚书令”、“太史令”等。
⒉县的最高长官。
《陈涉世家》:“陈守~皆不在,独守丞与战谯门中。
”⑤时令;
时节。
《芙蕖》:“群葩当~时,只在花开之数日。
”⑥好;
善。
《周处》:“何患~名不彰邪?
”⑦表示假......更多
任
rèn①抱;
背;
担荷。
《诗经•生民》:“是~是负。
”②担负;
承担。
《班超告老归国》:“六十还之,亦有休息,不~职也。
”③负担;
担子;
责任。
《生于居中,死于安乐》:“天将降大~于斯人也。
”④任用;
使用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简能而~之,择善而从之。
”⑤信任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王甚~之。
”⑥能力;
有能力的人。
《占国策•魏策》:“大王筹策之臣无~矣。
”⑦堪;
胜。
常用于否定句,表示“承受(不)了”、“禁(不)......更多
偈
jié勇武。
扬雄《太玄》:“其人晖且~。
”【引】快速有力的样子。
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~兮若驾驷马。
”jì佛经中的唱词。
慧皎《高僧传•鸠摩罗什传》:“从师受经,日诵千~。
”qì通“憩”,休息。
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度三峦兮~棠梨。
”
克
kè①能;
能够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凡昔元首,承天景命,善始者实繁, ~终者盖寡。
”②完成;
成功。
《中山狼传》:“前虞跋胡,后恐疐尾,三纳之而未~。
”③攻克;
战胜。
《殽之战》:“攻之不~,围之不继。
”④克制;
约束。
《后汉书•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~己奉公。
”
剔
tī①分解骨肉。
《史记•龟策列传》:“太卜官因以吉日~取其腹下甲。
”【引】疏导。
《淮南子•要略》:“~河而道九忮。
”。
②挑;
剔除。
唐彦谦《无题》诗:“满园芳草年年恨~,尽灯光夜夜心。
”tí①通“剃”。
剃头。
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其次~毛发婴金铁受辱。
”②通“惕”。
警惕。
潘岳《射雉赋》:“亦有目不步体,邪眺旁~,靡闻而惊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