否
fǒu①肯定否定对举时表示否定的一方面。
《柳毅传》:“是何可~之谓乎?
”《登泰山记》:“回视日观以西峰,或得日或~。
”②用于答话,表示不同意,相当于“不”,不是这样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~,吾不为是也。
”③用在句末,表询问。
相当于“不”、“没有”、“吗”。
《永遇乐•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凭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~?
”李清照《如梦令》:“知~,知?
应是绿肥红瘦。
”pǐ①恶;
坏。
常与“臧”“泰”对用。
《出......更多
吹
chuī①合拢嘴唇用力出气。
《韩非子•大体》:“不~毛而求小疵。
”②风吹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风飘飘而~衣。
”③吹奏。
苏轼《赤壁赋》:“客有~洞箫者,倚歌而和之。
”④管乐。
陶潜《述酒》诗:“王子爱清~。
”(清:指幽雅的。
)【吹拂】1.微风拂动物体。
2.比喻揄扬或汲引。
【吹嘘】1.夸大地宣扬。
2.嘴里嘘气。
员
yuán①人数;
定额。
《毛遂自荐》:“今少一人,愿君以遂备~而行矣。
”②用于将领和官员。
《失街亭》:“再拨一~上将,相助你去。
”③通“圆”,圆形。
《张衡传》:“~径八尺,合盖隆起,形似酒尊。
”yún①增加;
扩大。
《诗经•正月》:“无弃尔辅,~于尔幅。
”②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云”。
无义。
《诗经•出其东门》:“缟衣綦巾,聊乐我~。
”yùn姓。
【员外】⒈古代官名。
员外郎的简称。
⒉有钱有势的豪绅。
嘲
cháo①嘲笑。
李商隐《行次西郊作》:“公卿辱~叱,唾弃如粪丸。
”(叱:斥骂。
)zhāo见“嘲哳”等【嘲啾】象声词。
繁碎嘈杂的声音。
刘克庄《田舍即事》之五:“邻壁~诵《学而》,老人睡少听移时。
”【嘲哳】声音杂乱。
《琵琶行》:“呕哑~难为听。
”(呕哑:杂乱的乐曲声。
)又写作“啁哳”【嘲啁】1.象声词,鸟鸣声。
2.形容语音细碎难辨。
垂
chuí①边疆,边境。
又写作“陲”。
曹植《白马篇》:“少小去乡邑,扬声沙漠~。
”②垂挂。
《促织》:“入其舍,则密室~帘。
”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红罗复斗帐,四角~香囊。
”③垂落,落下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士皆~泪涕泣。
”《行路难》:“闲来~犯钓碧溪上。
”④流传。
《荀子•王霸》:“名~乎后世。
”成语有“永垂不朽。
”⑤临近。
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:“以大杖击二十,~死。
”⑥敬词。
表示对方高于自己。
白居易《答......更多
声
shēng①声音。
《劝学》:“顺风而呼,~非加疾也,而闻者彰。
”②乐曲;
乐声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~。
”③口音。
《大铁椎传》:“与人罕言语,语类楚~。
”④声称;
宣布;
宣扬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吾之行为士先者,为之~义。
”⑤名声;
声誉;
声望。
《报任安书》:“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,~闻邻国。
”⑥宣扬;
鼓舞。
《子鱼论战》:“金鼓以~气也。
”⑦声势;
声气。
《子鱼论战》:“~盛致志,鼓儳也。
奚
xī①女奴隶。
《周礼•秋官》:“凡~隶聚而出入者,则司牧之,戮其犯禁者。
”【又】泛指奴仆。
《新唐书•李贺传》:“每旦日出,骑弱马,从小~奴。
”②什么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聊乘化以归尽,乐夫天命复~疑。
”③怎么;
为什么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既以心为形役,~惆怅而独悲。
”【奚啻】何止;
岂但。
【奚落】讥讽嘲笑。
弦
xián①弓弦。
《中山狼传》:“捷禽鸷兽应~而倒者,不可胜数。
”②乐器上发声的弦。
《琵琶行》:“转轴拨~三两声,示成曲调先有情。
”③弦乐;
音乐。
《琵琶行》:“举酒欲饮无管~。
”④弹奏音乐。
《阿房宫赋》:“朝歌夜~,为秦宫人。
”⑤弓弦形的月亮。
农历初七、初八日月亮缺上半,像弦在上的弓,叫上弦;
农历二十二、二十三日月亮缺下半,叫下弦。
【弦歌】弹琴歌唱,指礼乐教化。
彻
chè①通;
通达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云销雨霁,彩~区明。
”(销:通“消”。
)《愚公移山》:“汝心之固,固不可~。
”②透,穿过。
《小石潭记》:“日光下~,影布石上,佁然不动。
”③尽;
完;
到底。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自经丧乱少睡眠,长夜沾湿何由~。
”④通“撤”。
去掉;
拿掉。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~其环瑱,至老不嫁,以养父母。
”【彻骨】透到骨肉,比喻程度极深。
【彻席】死的委婉说法。
李绛《兵部尚书王绍神道碑......更多
律
lǜ①法律;
法令。
《荀子•成相》:“罪祸有~,莫得轻重威不分。
”【又】特指刑法的条文。
《汉书•高帝纪》:“命萧何次~令。
”②规则。
《商君书•战法》:“兵大~在谨。
”【引】应该遵守的格式,准则。
杜甫《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》:“晚节渐于诗~细。
”③古代音乐中用来正音的一种竹管。
《庄子•胠箧》:“擢乱六~。
”【又】用律管定出来的音也叫律,有十二律。
《汉书•律历志》:“~十有二,阳六为~,阴六为吕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