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ù①高而上平的样子。

《复庵记》:“雷首之山苍然突~。

”②山无草木,光秃秃的样子。

《阿房宫赋》:“蜀山~,阿房出。

”③不安的样子。

皮日休《孤园寺》:“艇子小且~,缘湖荡白芷。

”【兀底】也作“兀的”。

这;

这个;

这样。

同“不”连用时表示反诘,相当于“这岂不”、“怎么不”。

【兀那】指示代词。

那;

那个。

【兀然】⒈仍然;

还是。

⒉昏沉的样子。

【兀自】⒈径自;

公然。

⒉还;

仍然。

jué①疏通水道;

开口子导引水流。

《五蠹》:“中古之世,天下大水,而鲧禹~渎。

”②决口;

洪水冲开堤岸。

《汉书•武帝纪》:“河水~濮阳,泛六郡。

”③决定;

确定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受制于人,吾计~矣。

”④判决;

裁决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情稍重,京兆、五城即不敢专~。

”《两小儿辩日》:“孔子不能~也。

”⑤处决;

执行死刑。

《狱中杂记》:“大盗未杀人,及他犯同谋多人者,止主谋一二人立~。

”【引】自杀。

《后序》:“......更多

qī①冷;

寒冷。

《左传•昭公四年》:“春无~风,秋无苦雨。

”②凄凉;

冷清。

《雨霖铃》:“寒蝉~切,对长亭晚。

”③伤感;

悲伤。

《祭妹文》:“旧事填膺,思之~梗。

”【又】使悲伤;

使伤感。

《小石潭记》:“坐潭上,四面竹树环合,寂寥无人,~神寒骨,悄怆幽邃。

kè①刊刻;

雕刻。

《核舟记》:“右~‘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’。

”②刻在木、骨、石、玉等上面的字画等。

《登泰山记》:“是日观道中石~,自唐显庆以来,其远古~尽漫失。

”③刻画;

表现。

《马伶传》:“引商~羽,抗坠疾徐,并称善也。

”④时刻。

古代用漏壶计时,一昼夜分为一百刻,一刻相当于今天十四多分钟。

【引】短暂的时间。

《芙蕖》:“是芙蕖也者,无一时一~不适耳目之观。

”【刻日】限定日期。

【刻深】⒈严酷;

苛刻。

......更多

shēng①容量单位。

一斗的十分之一。

《齐民要术•种谷》:“良地一亩,用子五~。

”【又】布八十缕为一升。

《礼记•杂记》:“朝服十五~。

”②上升;

登。

《诗经•小雅•天保》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~。

”【引】升官。

《后汉书•王符传》:“符独耿介不同于世俗,以此遂不得~进。

”③成熟。

《谷梁传•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五谷不~为大饥。

”④太平。
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王朗传》:“蒸庶欣欣,喜遇~平。

yǒu古代一种酒器,一般是椭圆形,肚大口小,有盖和提梁。

《尚书•文侯之命》:“用赉尔秬、鬯一~。

”查询

wò①伏在矮而小的桌子上睡觉。
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庑下一生伏案~,文方成草。

”②睡;

躺。

《促织》:“东曦既驾,僵~长愁。

”③趴伏。

《清平乐•村居》:“最喜小儿无赖,溪头~剥莲蓬。

”④平放着。

《核舟记》:“舟尾横~一楫。

”【卧龙】比喻隐居或尚示崭露头角的想不出人才。

查询

què①退;

后退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因持璧~立。

”②打退;

击退。

《六国论》:“后秦击赵者再,李牧连~之。

”【又】使……后退。
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北救赵而西~秦。

”③推却;

推辞;

拒绝。

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王者不~众庶。

”④去;

去掉。

聂夷中《伤田家》:“医得眼前疮,剜~心头肉。

”⑤回头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~与小姑别,泪落连珠子。

”⑥再;

重;

又。

《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》:“~看妻子愁何在。

”⑦通......更多

kǒu①嘴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为肥甘不足于~与?”②人口。

《治平篇》:“视高、曾时~已不下五六倍。

”③(一)个。

用途广泛。

《晋书•刘曜载记》:“献剑一~。

”《水经注•资水》:“水南十里有井数百~。

”④器物的口。

《卖油翁》:“乃取一葫芦置于地,以钱覆其~。

”⑤进出的通道。

《石钟山记》:“彭蠡之~有石钟山焉。

”《桃花源记》:“山有小~,仿佛若有光。

”⑥刀剑的刃。

《水浒传》:“砍铜剁铁,刀~不卷。

”⑦......更多

jù句子;

文句。

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乃知太白‘开帆入天镜’之~为妙。

”gōu勾勒;

勾画。

后写作“勾”。

《柳敬亭传》:“说书虽小技,然必~性情,习方俗。

”【句读】jùdòu文章中应停顿之处。

主意较完整,能断开的为句;

语意欠完整,只需稍作停顿的为读。

2627282930 共555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