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ū①用三股线拧成绳子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~,绳三合也。

”②纠合;

集聚。

《后汉书•臧洪传》:“~合义兵,并赴国难。

”③绞;

缠绕。

《九章•悲回风》:“~思心以纕兮,编愁苦以为膺。

”④督察;

约束。

《左传•昭公六年》:“犹不可禁御,是故闲之以义,~之以政,行之以礼,守之以信。

”⑤纠正。

《荀子•王制》:“严刑罚以~之。

”⑥检举。

《后汉书•桓潭传》:“今可令诸商贾自相~告。

”⑦曲折。

何逊《渡连圻》:“洑流自......更多

qí老。

《庄子•寓言》:“以期年~者。

”shì通“嗜”,喜好。

《孟子•告子上》:“~秦人之炙。

”【耆艾】指年老或老人。

chuán船。

【又】船载。

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蔡人告饥,~粟往哺。

”【又】船形的酒杯。

陆游《梅花》诗:“劝君莫作儿女态,但向花前倾玉~。

”【船骥】船与良马。

比喻治国贤能之臣。

《吕氏春秋•知度》:“伊君、吕尚、管夷吾、百里奚,此霸王之~也。

”【船脚】1.驾船的人。

2.船的吃水部分。

【船乘】船与车马。

用以比喻治国贤能之臣。

同“船骥”。

zhào①皇帝的命令、文告。

《陈情表》:“臣欲奉~奔驰。

”②皇帝下命令。

《促织》:“上大喜悦,~赐抚臣名马衣缎。

”③告诉。

《冯婉贞》:“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~之。

”④召见。

《后汉书•冯衍传》:“~伊尹于亳郊兮。

”【诏狱】拘禁由皇帝下诏书逮捕犯人的地方。

xiè①认错;

道歉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因宾客至蔺相如门~罪。

”②推辞;

拒绝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阿母~媒人:‘女子先有誓,老姥岂敢言。

’”③告别;

告辞。
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,乃~客就车。

”④告诉;

劝戒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多~后世人,戒之慎勿忘。

”⑤感谢;

道谢。

《鸿门宴》:“乃令张良留~。

”⑥凋谢;

死。

《芙蕖》:“及花之既~,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。

”【谢病】因病引退或谢客来访。

......更多

jiān①中间;

当中。

指处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。

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》:“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~。

”②期间;

年间。

指时间。

《兰亭集序》:“向之所欣,俯仰之~,已为陈迹。

”③近来,不久之前。

《左传•成公十六年》:“以君之灵,~蒙甲胄,不敢拜命。

”④,用于房屋。

《归田园居》:“方宅十余亩,草屋八九~。

”jiàn①间隙;

空隙。

《庖丁解牛》:“彼节者有~,而刀刃者无厚。

”②嫌隙;

隔阂。

《左传•昭公十三......更多

wán①愚蠢。

《后汉书•窦融传》:“有子年十五,质性~钝。

”②迟钝;

固执。

《北史•张伟传》:“虽有~固,问至数十,伟告喻殷勤,曾无愠色。

”③顽固;

不驯服。

《不尚书•毕命》:“毖殷~民,迁于洛邑。

”④。

《吕氏春秋•慎大览》:“暴戾~贪。

”⑤贪婪。

《孟子•万章下》:“~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

mù征求;

招募。

《捕蛇者说》:“~有能捕之者,当其租入。

”【又】特指征兵。

《汉书•苏武传》:“~士斥侯百余人俱。

”【募格】⒈为招募人才而先立下的赏格。

⒉写有募格的布告。

jí①赶上;

追上。

《殽之战》:“~诸河,则在舟中矣。

”②至;

到;

到达。
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农人告余以春~,将有事于西畴。

”《伶官传序》:“~其衰也,数十伶人困之。

”③遭遇;

遇到。

《叔向贺贫》:“略则行志,假货居贿,宜~于难。

”④推及;

涉及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老吾老,以~人之老。

”⑤来得及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方急时,不~召下兵。

”【又】指充足的应付时间。

《论积贮疏》:“乃骇而图之,岂将有~乎?”⑥赶......更多

hǎo①容貌美。

《陌上桑》:“秦氏有~女,自名为罗敷。

”②好;

善、佳。

与“坏”、“恶”相对。

《春夜喜雨》:“~雨知时节。

”《江南逢李龟年》:“正是江南~风景。

”【又】友好;

和睦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王使使者告赵王,欲与王为~,会于西河外渑池。

”《隆中对》:“于是与亮情~日密。

”③完毕;

完成。

韩偓《无题》:“妆~方长叹,欢余却浅颦。

”④合适;

合宜。

《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》:“青春作伴~还家。

”⑤很......更多

12345 共131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