策
cè①竹制的马鞭子。
《过秦论》:“振长~而御宇内。
”《马说》:“执~而临之。
”②鞭打;
鞭策。
《马说》:“~之不以其道。
”《中山狼传》:“~蹇驴,囊图书。
”③竹杖;
拐杖。
《淮南子•夸父逐日》:“夸父弃其~。
”④拄着(拐杖)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扶老以流憩。
”⑤写字的竹简;
书册。
也写作“册”。
《王冕读书》:“执~映长明灯读之。
”⑥记录;
登记。
《木兰诗》:“~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。
”⑦帝王对臣下封土、授......更多
诛
zhū①要求;
索求。
《左传•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以敝邑褊小,介于大国,~求无时,是以不敢宁居。
”②责备;
谴责。
《论语•公冶长》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杇也。
于予与何~?
”③征伐;
讨伐。
《陈涉世家》:“将军身被坚执锐,伐无道,~暴秦。
”④惩罚。
《荀子•富国》:“~而不赏,则勤励之民不劝。
”⑤杀。
《鸿门宴》:“立~杀曹无伤。
”【又】被杀死。
《六国论》:“洎牧以谗~。
”【诛求】勒索。
【诛愚】愚昧迟钝。
乘
shèng①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。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~。
”《过秦论》:“然秦以区区之地,致万~之势。
”②“四”的代称。
《殽之战》:“以~韦先,牛十二,犒师。
”【乘槎】1.槎:竹、木筏。
指登天。
苏轼《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》:“岂知~天女侧,独倚云机看织纱。
”2.比喻入朝做官。
杜甫《奉赠萧二十使君》诗:“起草鸣先路,~动要津。
”【乘桴】1.乘坐竹木小筏。
《论语•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道不......更多
京
jīng①高大的土丘。
《三国志•魏书•公孙瓒传》:“于堑里筑~,皆高五六丈。
”②高大;
大。
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发~仓,散禁财。
”③京城;
首都。
《琵琶行》:“我从去年辞帝~。
”④一千万。
《察变》:“~垓年岁之中,每每员舆正不知几移几换而成此最后之奇。
”【京华】京城。
【京畿】国都及国都附近的地方。
【京师】京城。
兴
xīng①起;
兴起。
《劝学》:“积土成山,风雨~焉。
”②发生;
引起。
《陈情表》:“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~怀。
”③兴办;
兴建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政通人和,百废俱~。
”④发起;
发动。
《殽之战》:“遂发命,遽~姜戎。
”⑤兴盛。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:“这城中极~的客店,多是他家的房子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兴;
振兴。
《隆中对》:“则霸业可成,汉室可~矣。
”xìng①兴趣;
兴致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遇游僧......更多
判
pàn①分;
分开。
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遂~为十二,合为七国。
”②区别;
分辨。
《庄子•天下》:“~天地之美,析万物之理。
”③判决;
判案。
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》:“雨村便徇情枉法,胡乱~断了此案。
”④分明;
清清楚楚。
《六国论》:“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~矣。
”【判合】两半相合,配合。
【判袂】别离。
【判若云泥】差别之大犹如天上的云彩和地上的泥土那样距离遥远。
比喻事物之间的悬殊差异。
也作“判若天渊”。
垆
lú①黑色坚硬的土。
《尚书•禹贡》:“下土坟~。
”②古代酒店前放酒瓮的土台子,也作酒店的代称。
《南史•谢几卿传》:“诣道边酒~。
”③通“炉”。
盛火的器具。
陆游《山行过僧庵不入》:“茶~烟起知高兴。
”
垞
chá①土丘。
王维《南垞》诗:“轻舟南~去,北~淼难即。
”②古邑名。
故址在今江苏徐州北。
《水经注•泗水》:“泗水又径留县而南~,径~城东。
”
敖
áo①遨游;现耍。
《后汉书•张衡传》:“愁蔚蔚以慕远兮,越卬州而愉~。
”②通“熬”,煎熬.《史记•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政苛刑峻,天下~然若焦。
”③通“嗷”,声音嘈杂,喧闹。
《荀子•强国》:“百姓讙~,则从而执缚之 。
”④通“翱”,翱翔。
《后汉书仲长统传》:“~翔太清,纵意容治。
”⑤通“廒”,储存粮食的仓库。
《新唐书•李密传》:“~庾之藏,有时而赐。
”⑥地名。
”⑦姓。
ào①通“傲”,傲慢。
《荀子•强国......更多
抔
póu①用双手捧东西。
《礼记•礼运》:“污尊而~饮。
”②一捧。
《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〉序》:“黄花冈上一~土,犹湮于荒烟蔓草间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