聘
pìn①探访;
访问。
特指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者访问。
《左传•宣公十年》:“季文子初~于齐。
”②聘请;
招请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遣使者,黄金千斤,车百乘,往~孟尝君。
”③通“娉”,用礼物订婚或迎娶。
《史记•陈丞相世家》:“乃假贷币以~,予酒肉之资以内妇。
”
调
tiáo①协调;
调和。
于谦《喜雨行》:“但愿风~雨顺民安业。
”②烹调;
调味。
也指烹调的滋味。
《察今》:“尝一脟肉,而知一镬之味,一鼎之~。
”③调节;
节制。
《治平篇》:“水旱疾役,即天地~剂之法也。
”④调弄;
弹奏。
《陋室铭》:“可以~素琴,阅金经。
”⑤调理休养。
《杨修之死》:“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,折却门两个,急令医士~治。
”⑥调笑;
嘲弄。
《世说新语•排调》:“康僧渊目深而鼻高,王丞相每~之。
”dià......更多
亲
qīn①父母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冯公有~乎?”②亲的;
血统最接近的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我有~父兄,性行暴如雷。
”③亲人;
亲族。
《陈情表》:“外无期功强近之~。
”④亲近;
接近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今行而无信,则秦未可~也。
”【又】亲近的人。
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疏而不~,还是不说罢。
”⑤亲自。
《江城子•密州出猎》:“为报倾城随太守,~射虎,看孙郎。
”
加
jiā①浮夸;
夸大其辞。
《曹刿论战》:“牺牲玉帛,弗敢~也,必以信。
”②加上;
加于。
《鸿门宴》:“樊哙覆其盾于地,~彘肩上,拔剑切而啖之。
”③施加;
施用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强秦之所以不敢~兵谋赵者,徒以吾两人在也。
”④施予;
给予。
《唐雎不辱使命》:“大王~惠,以大易小,甚善。
”⑤增加;
增益。
《劝学》:“登高而招,臂非~长也,而见者远。
”⑥厉害;
更厉害。
《序》:“杌陧之象视清季有~。
”⑦益处;
偿
cháng①偿还;
归还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使吏召诸民当~者悉来合券。
”②补偿;
抵偿。
《促织》:“会征促织,成不敢敛户口。
而又无所赔~,忧闷欲死。
”③回报;
报答。
《史记•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一饭之德必~,睚眦之怨必报。
”【偿愿】实现平日的愿望。
【偿责】抵当罪责。
《新唐书•齐映传》:“马奔踶,不过伤臣;
舍之,或犯清跸,臣虽死不足~。
”(清跸:皇帝出行,清道戒严。
)【偿责】还债。
责,“债”的古字。
班固《......更多
就
jiù①接近;
靠近;
趋向。
《劝学》:“木受绳则直,金~砺则利。
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邂逅不如意,便还~孤。
”②上;
上登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乃谢客~车。
”③就任;
就职。
《陈情表》:“臣具以表闻,辞职不~。
”④参加;
参与。
《芋老人传》:“知从郡城~童子试归。
”⑤承受;
接受。
《殽之战》:“使归~戮于秦。
”⑥择取;
效法。
《原君》:“去其不如舜者,~其如舜者。
”⑦成就;
成功。
《乐羊子妻》:“当日知其所亡以~......更多
故
gù①事故;
变故。
《孟子•滕文公》:“今也不幸至于大~。
”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乡园多~,不能不动客子之愁。
”②缘故;
原因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王岂以一璧之~欺秦邪?
”③旧;
旧的;
原来的。
《墨池记》:“此为其~迹,岂信然邪?
”④旧时;
从前。
《项脊轩志》:“轩东~尝为厨,人往,从轩前过。
”⑤老朋友;
旧交情。
《垓下之战》:“若非~人乎?
” 《鸿门宴》:“君安与项伯有~?
”⑥衰退;
衰老。
《琵琶行》:“暮......更多
文
wén①线条交错的图形;
花纹。
后写作“纹”。
《公输》:“荆有长松~梓楩楠豫章。
”②华美;
有文彩的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黄金千斤,~车二驷,服剑一。
”③文章。
《醉翁亭记》:“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~者,太守也。
”④文字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独其~犹可识。
”⑤非军事的,与“武”相对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~武并用,垂拱而治。
”⑥在身上刺花纹,叫“文身”。
《庄子•逍遥遊》:“越人断发~身。
”⑦文化;
文教。
《论......更多
服
fú①使用;
用。
《周易•系辞》:“~牛乘马,引重致远。
”②从事;
承当。
《论语•为政》:“有事,弟子~其劳。
”③衣服。
《涉江》:“余幼好此奇~兮。
”【又】穿衣服。
《殽之战》:“秦伯素~效次,乡师而哭。
”④穿戴;
穿着。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朝~衣冠,窥镜。
”⑤佩;
佩带。
《冯谖客孟尝君》:“文车二驷,~剑一。
”⑥归顺;
服从。
《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故远人不~,则修文德以来之。
”⑦降服;
制服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......更多
束
shù①捆绑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其势必不敢留君,而~君归赵矣。
”②整理;
收拾。
《殽之战》:“郑穆公使视客馆,则~载,厉兵,秣马矣。
”③约束;
拘束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未有尝坚明约~者也。
”④捆;
把。
《魏书•李先传》:“宜密使兵人人备青草一~。
”【束发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,因称成童之年。
约八岁或八至十九岁这一段年纪。
【束甲】捆起铠甲。
表示放下武器,停战或投降。
【束脩】⒈十条一捆的干肉,是古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