较
jiào①比较。
《六国论》:“则胜负之数,存亡之理,当与秦相~,或未易量。
”②较量;
比高下。
《促织》:“自增惭怍,不敢与~。
”③计算;
统计。
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•法云寺》:“钱绢露积于廊者,不可~数。
”④相差。
皮日休《汴河怀古》:“若无水殿龙舟事,共禹论功不~多。
”⑤明显;
明白。
《史记•刺客列传》:“然其立意~然不欺志。
”⑥略微;
稍稍。
杜甫《人日》:“冰雪莺难至,春寒花~迟。
”
乐
yuè①音乐。
《琵琶行》:“今夜闻君琵琶语,如听仙~耳暂明。
”②乐器。
《周礼•春官》:“掌六律六同之和……以为~器。
”③欣赏音乐。
《庄暴见孟子》:“独~乐,与人~乐,孰乐?
”lè①快乐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~也。
”【又】。
以……为乐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~盘游,则思三驱以为度。
”②乐趣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此~何极。
”③喜欢;
乐意。
《治平篇》:“人未有不~为治平之民者也。
内
nèi①里面;
内部。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四境之~,莫不有求于王。
”【又】特指朝廷内或国内。
《过秦论》:“当是时也,商君佐之,~立法度,务耕织。
”【又】指家庭内部。
《陈情表》:“外无期功强近之亲,~无应门五尺之僮”②内心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而~怀犹豫之计。
”③内室;
特指皇宫。
《长恨歌》:“西宫南~多秋草。
”④女色。
《左传•僖公十七年》:“齐侯好~。
”⑤妻妾的泛称。
后专指妻,如南朝人徐悱有《赠内》诗。
姬
jī①周朝王室成员的姓。
②女性的美称。
《鸿门宴》:“沛公居山东时,贪于财货,好美~。
”③妾;
小老婆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~郑袖。
”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~妾丫鬟迎着。
”
巾
jīn①手巾;
面巾;
擦拭用的布帛。
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:“无为在歧路,儿女共沾~。
”②头巾;
覆盖头或缠束头发的织物。
《念奴娇•赤壁怀古》:“羽扇纶~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
”③覆盖;
包裹。
《庄子•天运》:“夫刍狗之未陈也,盛以箧衍,~以文绣。
”④古代快信写在帛巾上,因代指快信。
《与妻书》:“~短情长,所未尽者,尚有万千。
”【巾车】⒈有帏幕遮围的车。
⒉官名。
【巾帻】幅巾制的帽子。
布
bù①麻棉织品的总称。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~衾多年冷似铁。
”②古代的一种货币。
《诗经•卫风•氓》:“氓之蚩蚩,抱~贸丝。
”③布施;分予。
《长恨歌》:“阳春~德泽。
”④。
《韩非子•难三》:“而~之于百姓者也。
”⑤表达;陈述。
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聊~往怀,君其详之。
”⑥分布;
布列。
《活板》:“乃密~字印,满铁范为一板。
”【布衣】1.布做的衣服,指衣着俭朴。
《史记•鲁周公世家》:“平子~跣行。
”2.平......更多
疏
shū①疏导;
疏通。
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~之欲其通。
”②分;
分散。
《史记•黥布列传》:“上裂地而王之,~爵而贵之。
”③疏远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王怒而~屈平。
”【又】〈名〉疏远的人。
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~不间亲,还是莫说罢。
”④稀疏。
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~条交映,有时见日。
”⑤少;
稀少。
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妾久~谈笑。
”⑥粗疏。
《史记•范雎列传》:“其于计~矣。
”⑦粗糙的米。
韩愈《山石》:“......更多
持
chí①拿着;
握着;
抓着。
《狼》:“屠乃奔倚其下,驰担~刀。
”②。
拉,牵。
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:“选老躄者一人~马。
”③把持,掌握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有某姓兄弟,以把~公仓,法应立决。
”④操持,治理。
《察今》:“悖乱不可以~国。
”⑤扶持。
《柳毅传》:“毅恐蹶仆地,君亲起~之曰:‘无惧。
’”⑥保持,维持。
《苏武》:“使决人死生,不平心~正,反欲斗两主,观祸败。
”⑦抱着,坚持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诸人~议......更多
排
pái①推;
推开。
诸葛亮《梁父吟》:“力能~南山。
”②排挤;
排斥;
排除。
《后汉书•贾逵传》:“诸儒内怀不服,相与~之。
”③排除;
消除;
排解。
《战国策•赵策三》:“为人~患释难难解难纷乱而无所取也。
”④排水;
排泄。
《孟子•滕文公》:“决汝汉,~淮泗,而注之江。
”⑤冲向;
冲击。
《序》:“怨愤所,如怒涛~壑,不可遏抑。
”⑥排列;
编排。
白居易《春题湖上》:“松~山面千重翠,月点波心一颗珠。
”⑦挨个地;
一一......更多
既
jì①尽;
完;
终了。
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言未~,有笑于列者曰。
”②后来;
不久。
《左传•成公二年》:“~,卫人赏之以邑。
”③已经,……以后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~罢,归国,以相如功大,拜为上卿。
”④全;
都;
皆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楚人~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。
”⑤既然;
既然是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~自以心为形役,奚惆怅而独悲。
” 《季氏将伐颛臾》:“~来之,则安之。
”⑥与“且”、“又”、“亦”相呼应,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