式
shì①法式;
标准;
模范。
《周礼•天官•大宰》:“以九~均节财用。
”②扶着轼敬礼。
《史记•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天子为动,改容~车。
”③放在句首,无义。
《诗经•邶风•式微》:“~微~微,胡不归?
”
旗
qí①旗子;
旗帜。
《曹刿论战》:“吾视其辙乱,望其~靡,故逐之。
”②表识;
标志。
《左传•闵公二年》:“衣,身之章也;
佩,衷之~也。
”③幌子;
招子。
《江南春绝句》:“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~风。
”④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,分为黄、白、红、蓝、镶黄、镶白、镶红、镶蓝八旗。
格
gé①树木的长枝条。
庚信《小园赋》:“枝~相交。
”【引】栅栏。
杜甫《潼关吏》诗:“连云列战~。
”【引】格子。
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一:“窗~上有火燃处。
”②格式;
标准。
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: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~降人才。
” 【又】特指法律条文。
【又】风格。
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十七:“徐熙至京师,送图画院品其画~。
”成语有“别具一格”③阻止;
阻碍。
《史记•孙宾传》:“形~势禁”(被形势所阻止。
)成语有“......更多
桓
huán古代立在驿站、官署等建筑物旁作标志的木柱,后称华表。
《汉书•尹赏传》:“瘗寺门~东。
”
模
mó模子;
模型。
《论衡•物势》:“埏埴作器,必~范为形。
”【引】标准;
规范。
左思《咏史》:“可为达士~。
”【又】仿效;
效法。
陆倕《石阙铭》:“色法上圆,制~下矩。
”查询
法
fǎ①法令;
法律;
制度。
《察今》:“故治国无~则乱。
”②标准;
法则;
规律。
《礼记•中庸》:“是故君子动而世为为天下道,行而世为天下~,言而世为天下则。
”《察变》:“此物能寒,~当较今尤茂”③方法;
做法。
《谋攻》:“凡用兵之~,全国为上。
”《采草药》:“古~采草药多用二、八月。
”④效法;
仿效。
《五蠹》:“是以圣人不期修古,不~常可。
”《察今》:“非不贤也,为其不可得而~。
”⑤佛教的道理。
高适《赠杜二......更多
绳
shéng①绳子。
《过秦论》:“然陈涉瓮牖~枢之子。
”②木工取直用的墨线。
《劝学》:“木直中~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
”③标准;
法令。
《韩非子•孤愤》:“则贵重之臣必在~之外矣。
”④约束;
衡量;
纠正。
《病梅馆记》:“此文人画士,心知其意,未可明诏大号天下以~天下之梅也。
”【绳尺】⒈工匠用的墨线和尺子。
⒉法度;
尺度;
章法。
【绳墨】⒈木工画直线的工具。
⒉法度;
规矩。
【绳枢】用绳系住门扇充当门轴。
形容家境......更多
者
zhě①用动词、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、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,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,相当于“……的人(人、事、情况等)”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~之可追。
”②用在数词后面,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、事、物。
翻译时在人、事、物名称前加“个”、“件”、“种”等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此数~用兵之患也。
”③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,起区别作用,可译作“这样的”、“这个”等,有时不必译出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......更多
臬
niè①射箭的靶子;
目标。
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桃弧棘矢,所发无~。
”②古代用来测日影定方位的标竿。
陆倕《石阙铭》:“陈圭置~,瞻星揆地。
”③法度。
《尚书•康诰》:“汝陈时~。
”④极限。
王粲《游海赋》:“其深不测,其广无~。
”
课
kè①按一定的标准试验,考核。
《管子•七法》:“成器不~不用,不试不藏。
”②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。
《南齐书•武帝纪》:“宜严~农桑。
”【引】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或教授。
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苦节读书,二十已来,昼~赋,夜~书。
”③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。
《宋书•孝武帝本纪》:“是岁,始~南徐州侨民租。
”【又】赋税。
鲍照《拟古》:“岁暮井赋讫,程~相追寻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