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
fāng①两船相并,也指并排竹木做成的筏。
《诗经•谷风》:“就其深矣,~之舟之。
”②方形,与“圆”相对。
《促织》:“形若土狗,梅花翅,~首,长颈。
”③正直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~正之不容也。
”④方向;方位。
《赤壁赋》:“不知东~之既白。
”⑤区域;地方。
《六则》:“有朋自远~来,不亦乐乎。
”⑥方圆;周围。
《归园田居》:“~宅十余亩,草屋八九间。
”⑦比拟;相比。
《察变》:“则三古以还年代~之,犹瀼渴之水。
曲
qǔ①弯曲;
不直。
《兰亭集序》:“引以为流觞~水,列坐其次。
”《病梅馆记》:“梅以~为美,直则无姿。
”【又】弯曲程度。
《劝学》:“其~中规。
”【又】弯曲处;
拐弯处。
《复庵记》:“自是而东,则汾之一~。
”②偏僻之地。
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仆少负不羁之才,长无乡~之誉。
”③不正派;
不公正。
《屈原列传》:“谗谄之蔽明也,邪~之害公也。
”④理屈;
理亏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予壁而秦不予赵城,~在秦。
”q......更多
津
jīn①渡口。
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:“城阙辅三秦,风烟五~。
”②门路;
门径。
《晋书•陶侃传》:“欲之,困于无~耳。
”③津液,中医称人体内分泌的汗、泪、唾液等一切液体。
《素问•调经论》:“人有精气~液。
”【又】特指唾液。
陆佃《埤雅•释草》:“今人望梅生~,食芥坠泪。
”④泛指其他液汁。
《采草药》:“若有宿根,须取无茎叶时采,则~泽皆其根。
”【津津】⒈凶恶的样子。
⒉洋溢、充盈的样子。
⒊兴趣浓厚的样子。
【津......更多
甘
gān①味美;
甜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退而~食其土之有。
”②香甜美味的食物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为肥~不足于口与?
”③动听。
《报刘一丈书》:“则~言媚词,作妇人状,袖金以私之。
”④情愿;
乐意。
《病梅馆记》:“予本非文人画士,~受诟厉,辟病梅之馆以贮之。
”【甘霖】指久旱以后下的透雨。
【甘言】诌媚奉承的话。
缚
fù①捆绑。
《左传•文公二年》:“晋襄公~秦囚,使莱驹以戈斩之。
”②捆绑用的绳索。
《童区寄传》:“以~背刃,力上下,得绝。
”《病梅馆记》:“悉埋于地,解其棕~。
”
袅
niǎo①细长柔弱的样子。
元稹《春馀遣兴》:“帘开斜照入,树~游丝上。
”②摇曳的样子。
白居易《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》:“水禽翻白羽,风荷~翠茎。
”③缭绕。
柳永《乐章集•雪梅季》:“渔市孤烟~寒碧,水村残叶舞愁红。
”
绮
qǐ①有花纹的丝织品。
《西门豹治邺》:“洗沐之,为治新缯~縠衣,闲居斋戒。
”②用绮做成的衣服。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同舍生皆被~绣。
”③有花纹的;
华美的。
王维《杂诗》:“来日~窗前,寒梅著花未?
”【绮年】青春;
少年。
【绮思】华美的文思。
胫
jìng①人的小腿。
《五蠹》:“股无胈,~不生毛。
”②泛指腿。
《促织》:“形若土狗,梅花翅,方首,长~。
”
解
jiě①解剖;
分割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庖丁为文惠君~牛。
”②解开;
解下。
《公输》:“子墨子~带为城。
”③解除;
消除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今有一言,可以~燕国之患。
”④溶解;
溶化。
《满井游记》:“于时冰皮始~,波色乍明。
”⑤排解;
化解。
《师说》:“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~。
”⑥解围;
撤围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秦军~去,遂救邯郸。
”⑦解脱。
道家称人死后灵魂脱离躯体而升天成仙。
《梅花岭记》:“谓颜太师以兵~。
许
xǔ①答应;
允许。
《出师表》:“由是感激,遂~先帝以驱驰。
”②赞同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杂然相~。
”③期望。
《书愤》:“塞长城空自~,镜中衰鬃已先斑。
”④处所。
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先生不知何~人也。
”⑤表示大约的数量。
《核舟记》:“船首尾长约八分有奇,高可二黍~。
”⑥这样;
这么。
刘克庄《沁园春》:“天造梅花。
有~孤高,有~芬芳。
”⑦表示感叹语气。
韩愈《感春》:“三盃取醉不复论,一生长恨奈何~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