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
dào①路;
道路。
《鱼我所欲也》:“呼尔而与之,行~之人弗受。
”《陈涉世家》:“会天大雨,~不通。
”【又】取道;
道经。
《鸿门宴》:“从郦山下,~芷阳间行。
”《后序》:“~海安,如皋,凡三百里。
”②途径;
方法;
措施。
《六国论》:“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~也。
”③规律;
法则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臣之所好者~也,进乎技矣。
”④道理;
事理。
《师说》:“闻~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。
”⑤道德;
道义。
《陈涉世家》:“伐无~......更多
冯
píng①盛;
大。
屈原《天问》:“康回~怒。
”②烦闷。
严忌《哀时命》:“愿舒志而抽~兮。
”③登。
《荀子•宥坐》:“百仞之山而竖子~而游焉。
”④欺凌。
《左传•襄公十三年》:“小人伐其技,以~君子。
”⑤涉水。
《诗经•小雅•小旻》:“不敢暴虎,不敢~河。
”⑥依靠;
依据。
《左传•哀公七年》:“~恃其众。
”上述①至⑥后来都写作“凭(憑)”féng姓。
【冯尸】死者将敛时,生者触摸尸体的一种仪式。
【冯翼】空濛的......更多
姹
chà①美丽。
柳永《柳初新》词:“渐觉绿娇红~,装点层台芳榭。
”②同“诧”。
夸耀。
《汉书•司马相如传上》:“子虚过~乌有先生。
”【姹女】1.少女。
张九龄《剪彩》诗:“~矜容色,为花不让春。
”2.道家炼丹,称水银为姹女。
也作“奼女”。
《周易参同契上》:“河上~,灵而最神,得火则飞,不见埃尘。
”
川
chuān①河流,水道。
《邵公谏厉王弭谤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~。
~壅而溃,伤人必多。
”《阿房宫赋》:“二~溶溶,流入宫墙。
”《长歌行》:“百~到东海,何时复西归?
”②平地,平原。
《敕勒歌》:“敕勒~,阴山下。
”【川流】1.比喻往来不息,盛行不衰。
范晔《后汉书•崔骃传》:“方斯之际,处士山积,学者~。
”2.比喻浸润、滋长。
《礼记•中庸》:“小德~,大德敦化,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。
”【川气】水面的雾气......更多
情
qíng①感情;
情绪。
李白《送友人》:“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~。
”②情意;
心意。
《陈情表》:“欲苟顺私~,则告诉不许。
”③爱情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君既为府吏,守节~不移。
”④实情;
实况。
《曹刿论战》:“小大之狱,虽不能察,必以~。
”⑤情况;
情节。
《周处》:“平原不在,正见清河,具以~告。
”⑥情理;
事理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今日违~义,恐此事非奇。
”
捧
pěng①双手托着。
李白《北风行》:“黄河~土尚可塞,北风雨雪恨难裁。
”②奉承;
巴结。
《红楼梦》:“仗着宝玉疼他们,众人就都~着他们。
”③搀扶。
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俄而红娘~崔氏而至。
”【捧袂】举起衣袖,拱手拜谒。
【捧日】比喻衷心拥戴帝王。
【捧心】用手捧着心,比喻拙劣的摹仿,相当于“效颦”。
查询
旰
gàn①晚。
《左传•襄公十四年》:“日~不召。
”hàn用于“旰旰”,指盛大的样子。
《史记•河渠书》:“皓皓~兮,闾殚为河。
”查询
本
běn①草木的根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臣闻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~。
”②树木的干。
柳宗元《种树郭橐驼传》:“摇其~以观其疏密。
”③根本;基础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王欲行之,刎盍反其~矣。
”④指农业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今背~而趋末,食者甚众。
”⑤本源;根源。
《原毁》:“为是者有~有原,怠与忌之谓也。
”⑥依照;依据。
《图画》:“虽理想派之作,亦先有~,乃增损而润色之。
”⑦堆原,考察。
《伶官传序》:“抑~其......更多
梗
gěng①植物的枝或茎。
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二四:“自后人有为蜂螫者,挼芋~傅之则愈。
”②正直。
屈原《九章•橘颂》:“淑离不淫,~其有理兮。
”(美丽无邪,正直而有法度。
离:通“丽”。
美丽。
)【引】强硬,顽固。
《商君书•赏刑》:“强~焉,有常刑而不赦。
”③阻塞。
郦道元《水经注•河水》:“其山虽辟,尚~湍流。
”今有双音词“梗塞”④害;
祸患。
《诗经•大雅•桑柔》:“谁生历阶?
至今为~。
”
楗
jiàn①门闩。
《老子》:“无关~而不可开。
”②在河堤缺口处打下的竹木桩。
《史记•河渠书》:“而下淇园之竹以为~。
”【引】堵塞。
《墨子•兼爱中》:“以~东土之水,以利冀州之民。
”jiǎn通“蹇”,跛。
《周礼•考工记•辀人》:“终日驰骋,左不~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