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

tuì①后退;

退却。

《冯婉贞》:“攻一时,敌~。

”②退回;

返回。

《捕蛇者说》:“~而甘食其土之有。

”③离开朝廷;

不再任职。

《陈情表》:“臣之进~,实为狼狈。

”④退下;

离去。

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》:“令从人~去,只留这门子一人伏侍。

”⑤衰退;

减退。

《芙蕖》:“避暑而暑为之~。

”⑥谦让。

《柳毅传》:“毅撝~辞谢,俯仰唯唯。

bàn①办理;治理。

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项粱常为主~。

”(主,主持)②处罚;惩戒。

《三国志•蜀书•费祎传》:“君信可人,必能~贼者也。

”③做成;具备。

《孤儿行》:“大兄言~饭,大嫂言视马。

”《赤壁之战》:“船,粮,战俱~。

”④对仗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卿能~之者诚决。

”⑤创设。

《冯婉贞》:“是年谢庄~团,以三保勇而多艺,推为长。

”⑥置;筹措。

《乐府诗集•陇西行》:“促令~粗饭,慎莫使稽留。

zhuó①高;

高超。

《后汉书•祭遵传》:“~如日月。

”②远。

《汉书•霍去病传》:“~行殊远而粮不绝。

”③几案,桌子。

徐积《谢周裕之》:“两~合八尺,一炉暖双趾。

”【卓踔】高超。

【卓尔】特出的样子。

【卓冠】超越。

【卓诡】高超出奇。

【卓立】耸立;

特立。

【卓荦】卓越出众。

xiàng①朝北的窗户。

《诗经•七月》:“塞~墐户。

”②朝着;

向着。

《狼》:“狼不敢前,眈眈相~。

”《垓下之战》:“乃分其骑以为四队,四~。

”③趋向;

奔向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到夏口,闻操已~荆州。

”④接近。
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秋天漠漠~昏黑。

”⑤刚才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~察众人之议,专欲误将军。

”⑥从前;

过去。

《兰亭集序》:“~之所欣,俯仰之间,已为陈迹。

”《察今》:“~之寿民,今为殇子矣。

”⑦假......更多

fù①返回;

回还。

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不远而~,先典攸高。

”《信陵君窃符求赵》:“以是知公子恨之~返也。

”②回复;

回答。

《信陵君窃符求赵》:“公子往,数请之,朱亥故不~谢。

”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不敢出一言以~。

”③恢复;

还原。

《出师表》:“兴~汉室,还于旧都。

”《师说》:“师道之不~,可知矣。

”④免除赋税徭役。

《史记•高祖本纪》:“沛幸得~,丰未得~。

”⑤报复。

桓宽《盐铁论•本论》:“有~匈奴之志。

......更多

zhuāng①庄重;

严肃。

《论语•为政》:“临之以~则敬。

”②四通八达的大路。

《左传•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得庆氏之木百车于~。

”③村庄。

《冯婉贞》:“有村曰谢~。

”【庄户】佃农,向官府或地主租种土地的农民。

【庄姝】美丽端庄。

【庄严】⒈佛教用语,指装饰美盛。

⒉整理行装

chǎng①(又读tǎng)怅惘;

失意。

《庄子•则阳》:“客出,而君~然若有亡焉。

”②通“敞”。

空阔,广大。

《淮南子•精神训》:“廓~而虚,清靖而无思虑。

”【惝怳】1.失意。

谢眺《郡内登望》诗:“怅望心已极,~魂屡迁。

”2.模糊不清。

《史记•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视眩眠而无见兮,听~而无闻。

jiè①警戒;

警惕;

戒备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多谢后世人,~之慎勿忘。

”②告诫;

劝诫。

《冯婉贞》:“三保~团众装药实弹,毋亡发。

”③戒除;

禁戒。
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不念居安思危,~奢以俭。

”④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庄严隆重的大事前,洁身静心、克制嗜欲以示诚敬,多“斋戒”连用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于是赵王乃斋~五日。

”⑤戒规。

《晋书•会稽王道子传》:“佛教以五~为教,绝酒不淫。

fú①擦拭。

《活板》:“用讫……以手~之,其印自落。

”②除去;

排除。

韩愈《答张籍书》:“~其邪心。

”③掠过。

《小石潭记》:“蒙络摇缀,参差披~。

”④挥;

甩动。

谢灵运《述祖德》:“高揖七州外,~衣五湖里。

”⑤违背。

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:“行~乱其所为。

bài①古代表示恭敬的礼节。

两手合于掌于胸前,头低到挨着手,后世指下跪叩头。

《陈情表》:“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,谨~表以闻。

”《鸿门宴》:“哙~谢,起,立而饮之。

”【又】拜见;

谒见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上堂~阿母。

”②授给官职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又以相如功大,~为上卿。

”③接受任命。

《指南录后序》:“于是辞相印不~。

”【拜首】跪下拱手及地,头俯在手上的一种礼节。

查询

12345 共135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