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uó①吹;

削。

《荀子•王制》:“农夫不~削、不陶冶而足械用。

”【辨】斲,斫。

“斲”通常指把木头砍削成器物。

“斫”除了这个意义外,通常还表示吹击,砍断,可以用于“斫人”、“斫地”等。

gēn①树木的根。
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臣闻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~本。

”《促织》:“见有虫伏棘~。

”②泛指杆物的根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指如削葱~,口如含朱丹。

”《七步诗》:“本是同~生,相煎何太急?

”《采草药》:“大率用~者,若有宿~,须取无茎叶时采。

” 【又】植根;

扎根。

《孟子•尽心上》:“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~于心。

”③物体的下部、底部。

庚信《明月山铭》:“风生石洞,云出山~。

”④事物的根源、本源。

......更多

chēn①发怒时睁大眼睛。

《荆轲刺秦王》:“士皆~目,发尽上指冠。

”《鸿门宴》:“哙遂入,披帷西向立,~目视项王。

”②生气。

《后汉书•华佗传》:“因~恚,吐黑血数升而愈。

”(恚:发怒。

愈:病好。

)【瞋喝】瞋目怒喝。

【瞋目】1.张大眼睛注视,表示愤怒。

2.张大眼睛极力去看。

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哙遂入,披帷西向立,~视项王,头发上指,目眥尽裂。

”【瞋目张胆】形容无所畏避。

《史记•张耳陈馀列传》:“将......更多

ròu①人体及动物的肌肉。
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君不如~袒伏斧质请罪。

”②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。

《荔枝图序》:“瓤~莹白如冰雪。

”③声音丰满悦耳。

《礼记•乐记》:“使其曲直、繁瘠、廉~、节奏,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。

”【肉袒】脱去上衣,露出肢体,以示降服或谢罪。

tuō①脱落;

脱离。
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左膝以下筋骨尽~矣。

”②脱下;

解去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揽裙~丝履,举身赴清池。

”③解脱;

免除。

《促织》:“百计营谋不得~。

”④逃脱;

逃离。

《鸿门宴》:“~身独去,已至军矣。

”⑤发出;

冒出。

《毛遂自荐》:“使遂蚤得处囊中,乃颖~而出。

”⑥掉下;

落下。

《秋声赋》:“草拂之而色变,木遭之而叶~。

”⑦疏忽;

轻率。

《殽之战》:“轻则寡谋,无礼则~。

”⑧倘若;

如果。

《柳......更多

sū①死而复生。

萧衍《净业赋序》:“独夫既除,苍生~息。

”②紫苏,一种植物。

枚乘《七发》:“秋黄之~。

”③苏醒过来。

《史记•扁鹊传》:“有间,太子~。

”【引】在困难中得到解救。

王夫之《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》:“民于守令之贪残,有所藉于黜陟以~其困。

”④取草。

《史记•淮阴侯列传》:“樵~后爨。

”【引】取。

《离骚》:“~粪壤以充帏兮”

fú①草多塞路。

《国语•周语中》:“道~不可行也。

”②除草。

《诗经•大雅•生民》:“~厥丰草,种之黄茂。

”③古代车上的遮蔽物。

《诗经•卫风•硕人》:“翟~以朝。

”④通“髴”,妇女的首饰。

《周易•既济》:“妇丧其~。

”⑤通“福”。

《诗经•大雅•卷阿》:“~禄尔康矣。

”⑥通“绋”,牵引棺的绳索。

《左传•宣公八年》:“葬敬嬴,旱,无麻,始用葛~。

xiě①摹画。

《齐民要术•园篱》:“复~鸟兽之状。

”今有双音词“写生”。

【引】抄写;

誊写。

《晋书•左思传》:“竞相传~。

”【引】模仿。

《韩非子•十过》:“有鼓新声。

……子为我听而~之。

”②书写;

写字。

吴文英《莺啼序•丰乐楼节斋新建》:“殷勤待~,书中长恨。

”③倾注;

倾泻。

《周礼•地官•稻人》:“以浍~水。

”【又】倾倒。

杜甫《野人送朱樱》:“数回细~愁仍破。

”【引】抒发。

李白《扶风豪士歌》:“开心~......更多

xiōng①不吉利。

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》:“趋吉避~者为君子。

”②灾祸;

灾害。
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乐岁终身饱,~年不免于死亡。

”【又】遇到饥荒。

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河内~,则移其民于河东。

”③不幸的事,特指丧事。

《陈情表》:“臣以险衅,夙遭闵~。

”④凶恶;

凶暴。

《周处》:“周处年少时,~强侠气。

”⑤凶恶的人;

作恶的人。

《出师表》:“庶竭驽钝,攘除奸~。

”⑥因恐惧而喧扰。

《左传•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曹......更多

jiān①邪恶;

狡诈的。

《教战守策》:“如使平民皆习于兵,彼知有所敌,则固已知彼其~谋而折其骄气。

”②邪恶伪诈的人或事。

《出师表》:“庶竭驽钝,攘除~凶。

12345 共124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