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
jìng①严肃;
慎重。
《论语•颜渊》:“君子~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。
”②严肃慎重地对待。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忧懈台则思慎始而~终。
”③尊敬;
敬重。
《后序》:“北虽貌~,实则愤怒。
”④敬意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严大国之威以修~也。
”⑤恭敬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公子使客斩其仇头,~进如姬。
”
染
rǎn①染色;
用颜料使物体具有某种颜色。
《墨子•所染》:“~于苍则苍,~于黄则黄;
所入者变,其色亦变。
”②沾染;
污染。
《爱莲说》:“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~,濯清涟而不妖。
”③传染。
《狱中杂记》:“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,无可旋避,此所以~者众也。
”【染逮】沾污;
牵连。
【染服】僧衣。
亦名缁衣。
色紫而带浅黑。
泫
xuàn激水珠下滴。
谢灵运《从斤竹涧越岭溪行》:“岩下云方合,花上露犹~。
”【引】流泪。
王僧达《祭颜光禄文》:“心悽目~。
”【泫然】流泪的样子。
洞
dòng①洞穴;
窟窿。
《游褒禅山记》:“距~百余步,有碑仆道。
”②穿通;
贯穿。
《狼》:“一狼~其中,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。
”③透彻;
深入。
颜延之《阮步兵》:“阮公虽沦迹,识密监亦~。
”④明亮。
《项脊轩志》:“日影反照,室始~然。
”⑤敞开。
成语有“城门洞开”【洞彻】⒈清澈。
⒉通达事理。
【洞溢】透彻;
丰富。
灰
huī①物体燃烧后剩下的粉末状的东西。
《念奴娇•赤壁怀古》:“谈笑间,樯橹~飞烟灭。
” 【又】使……变成灰。
《后汉书•文苑传》:“~珍奇。
”②尘土。
曹操《步出夏门行•龟虽寿》:“腾蛇乘雾,终为土~。
”③指一种介于黑白之间的颜色。
《晋书•郭璞传》:“时有物,大如水牛,~色卑膝……”④意志消沉;
沮丧。
陆游《舟中偶书》:“白首自怜心未~。
”【灰壤】地表下层土壤的一种。
用以比喻地下、九泉。
肖
xiào①相像。
《观巴黎油画记》:“见所制蜡人,悉仿生人,形体态度,发肤颜色,长短丰脊,无不毕~。
”成语有“惟妙惟肖”。
②刻画,谓图画或雕塑人像。
李斗《扬州画航录》:“旁~十六应真像。
”③仿效。
王安石《张君玉墓志铭》“我~其涤,以清厥身。
”xiāo①同“小”。
《庄子•胠箧》:“~翘之物。
”②同“消”。
消灭;
消失;
衰退,衰微。
《史记•太史公自序》:“申吕~矣,尚父侧微。
”《庄子•列御寇》“达于知者~......更多
腆
tiǎn①丰厚;
美好。
《殽之战》:“不~敝邑,为从者之淹。
”②挺。
《范进中举》:“屠户横披了衣服,~着肚子去了。
”【腆颜】厚颜。
花
huā①花朵。
李贺《将进酒》:“桃~乱落如红雨。
” 开花。
《采草药》:“深山中则四月~。
”②能开花供观赏的植物。
王安石《书湖阴先生壁》:“~木成畦手自栽。
”③形状像花朵的东西。
赵师秀《约客》:“闲敲棋子落灯~。
”④不只一种颜色的,有花纹图案的。
宋濂《勃泥入贡记》:“腰缠~布,无舆马,出入徒行。
”⑤视觉迷乱模糊。
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眼~落进水底眠。
”⑥耗费;
用掉。
《红楼梦》:“只是白~钱,不见效。
”
鸿
hóng①大型雁类的泛称。
《报任安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~毛。
”②书信。
《西厢记》:“自别颜范,~稀鳞绝,悲怆不胜。
”③通“洪”。
⒈大。
《陋室铭》:“谈笑有~儒,往来无白丁。
”⒉洪水。
《荀孑•成相》:“禹有功,抑下~。
”⒊强盛。
《吕氏春秋•执一》:“五帝以昭,神农以~。
”【鸿儒】大儒,泛指学识广博的人。
【鸿绪】祖先的基业,多指帝王世传的大业。
【鸿洞】⒈虚空混沌的样子。
⒉弥漫无边,连成一片。
仪
yí①法度;
标准。
《三国志•诸葛亮传》:“抚百姓,示~轨。
”②仪器。
《张衡传》:“复造侯风地动~。
”③外貌;
外表。
《孙雀东南飞》:“入门上家堂,进退无颜~。
”④礼仪;
礼节。
《晋书•谢安传》:“诏府中备凶~。
”⑤礼物。
《范进中举》:“弟却也无以为敬,谨具贺~五十两。
”【仪表】⒈表率。
⒉准则;
规范。
⒊仪容姿态。
【仪式】⒈法令准则。
⒉礼节规范。
【仪仗】皇帝及官员外出时,随行人员所的武器、旗帜以及各种生活......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