翰
hàn①赤羽的山鸡,也叫锦鸡。
《逸周书•王会》:“文~者若皋鸡。
”【又】鸟的羽毛。
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理翮振~,容与自翫”②毛笔,古代用羽毛制笔,故称笔为翰。
刘桢《公宴诗》:“投~长叹息。
”③文章。
萧统《文选序》:“义归乎~藻。
”【又】指书信。
宋之问《答田征君》:“忽枉岩中~。
”④白马。
《礼记•檀弓》:“殷人尚白……戎事乘~。
”【翰林】⒈文翰之林,指人文学士聚集的场所,即文苑。
《汉书•扬雄传下》:“......更多
遂
suì①田间小水沟。
《考工记•匠人》:“广二尺,深二尺,谓之~。
”②通达。
《淮南子•精神》:“何往而不~。
”③顺利成长。
《韩非子•难二》:“六畜~,五谷殖。
”④成功;
实现。
《复庵记》:“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~者也。
”⑤因循;
仍旧。
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若~不改,方思仆言。
”⑥终于;
竟然。
《隆中对》:“然操~能克绍,以弱为强者,非惟天时,抑亦人谋也。
”⑦于是;
就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~率子孙荷担者三夫,叩石垦......更多
僮
tóng①儿童;
少年。
《陈情表》:“内无应门五尺之~。
”②年轻的奴隶或奴仆。
《童区寄传》:“为两郎~,孰若为一郎~?
”【僮僮】盛、多的样子。
半
bàn①一半,二分之一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侯生曾无一言~词送我。
”②中间。
《登泰山记》:“~山居雾若带然。
”pàn大块。
《汉书•李陵传》:“令军人持二升糒,一~冰。
”【半壁】1.墙的一半.2.半边。
刘沧《雨后游南门寺》:“~楼台秋月迥,一川烟水夕阳平。
”
印
yìn①印章;
印信。
《后序》:“于是辞相~不拜。
”②印刷。
《活板》:“若止~二三本,未为简易。
”③印刷的字模。
《活板》:“每字为一~,火烧令坚。
”④符合。
《祭妹文》:“虽年光倒流,儿时可再,而亦无与为证~者矣。
”【印信】旧时公文书信所用印记的通称。
查询
坐
zuò①坐。
古人席地而坐,两膝着地,臂部靠在脚后跟上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王~章台见相如。
”②坐(在座位上)。
《口技》:“口技人~屏障,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。
”③座位。
《鸿门宴》:“项王则受璧,置之~上。
”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座”。
④犯罪;
因……犯罪;
犯……罪。
《晏子使楚》:“王曰:‘何~?
’曰:‘~盗。
’”⑤牵连治罪。
《苏武传》:“副罪,当相~。
”⑥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。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三年......更多
烂
làn①食物因为熟透而变得酥软的状况。
《吕氏春秋•本位》:“熟而不~。
”②被火烧伤;
烫伤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面额焦~不可辨。
”③腐烂;
腐败。
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国家之事糜~至此。
”④极;
程度深。
《范进中举》:“你是个~忠厚没用的人。
”⑤明亮;
有光芒。
《诗经•女曰鸡鸣》:“明星有~。
”《观沧海》:“星汉灿~,若出其里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