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
lǐ①原指祭神敬祖,后成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、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总称。
《鸿门宴》:“大行不顾细谨,大~不辞小让。
”②礼貌;
礼仪;
表示敬意的语言或动作。
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乃设九宾~于廷。
”《送东阳马生序》:“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~愈至。
”③尊敬;
以礼相待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孙讨虏聪明仁惠,敬贤~士。
”④礼物。
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:“所以不报谢者,以为小~无所用。
”⑤儒家经典“五经”之一,......更多
神
shén①神灵。
《愚公移山》:“操蛇之~闻之。
”【又】人死后变成的“精灵”。
《国殇》:“身既死兮~以灵。
”②精神。
《庖丁解牛》:“臣以~遇而不以目视。
”③神采;
动人的表情。
《林黛玉进贾府》:“俊眼修眉,顾盼~飞。
”④神奇;
神异。
《活板》:“若印数十百千本,则极为~速。
”【神明】⒈人的聪明才智。
⒉敬称神灵。
【神气】人的表情。
也指人的精神面貌。
【神器】帝王的王位。
秀
xiù①谷物叶穗开花。
聂夷中《田家》:“六月禾未~,官家已修仓。
”②秀丽;
美好。
《醉翁亭记》:“望之蔚然而深~者,琅琊也。
”③繁茂。
《醉翁亭记》:“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~而繁阴。
”④高出;
突出。
《游黄山记》:“则天都、莲花二顶,俱~出天半。
”⑤优秀;
杰出。
《礼记•王制》:“司徒论选士之~者而升之学,曰俊士。
”【秀才】⒈才华出众的人。
⒉汉代科举科目之一,由各州推举。
唐初曾设秀才为举士科目,不久废止。
秋
qiū①年成;
收成。
《尚书•盘庚》:“若农服田穑,乃亦有~。
”②年。
《五蠹》:“穰岁之~,疏客必食。
”③秋天;
秋季。
《诗经•氓》:“将子无怒,~以为期。
”《滕王阁序》:“~水共长天一色。
”《琵琶行》:“明年~,送客湓浦口。
”④时机;
时候。
《出师表》:“此诚危急存亡之~也。
”【秋娘】唐代歌女常用名字,泛指美人。
【秋水】⒈秋天的水。
⒉喻剑。
⒊喻境。
查询
秣
mò①喂马的饲料。
杜甫《敬简王明府》:“骥病思偏~,鹰秋怕苦笼。
”②喂牲口。
《诗经•汉广》:“之子于归,言~其马。
”《殽之战》:“郑穆公使视客馆,则束载、厉兵、~马矣。
”
稔
rěn①庄稼成熟。
《后汉书•明帝纪》:“风比登~。
”②年。
《黄冈竹楼记》:“竹之为瓦仅十~,若重覆之,得二十~。
”③事物酝酿成熟。
任昉《奏弹刘整文》:“恶积衅~。
”④熟;
熟悉。
《西厢记诸宫调》:“~闻是说。
”【稔色】容貌艳丽娇美。
查询
稷
jì①粟。
一说是不粘的黍。
《诗经•王风•黍离》:“彼黍离离,彼~之苗。
”②泛指谷类庄稼。
陶渊明《桃花园诗》:“桑竹垂余荫,菽~随时艺。
”③五谷之神。
《左传•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周弃亦为~,自商以来祀之。
”④祭祀谷神的祭坛、处所。
常与“社”(土地神)连用。
班固《白虎通•社稷》:“王者所以有社~何?为天下求福报功。
”【又】政权;
国家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亦以明死生之大,匹夫之有重于社~也。
”【稷蜂社鼠】栖......更多
稽
jī①停止;
停留。
陶渊明《杂诗》:“时驶不可~。
”②延迟;
拖延。
《乐羊子妻》:“今若断斯织也,则捐失成功,~废时日。
”③查考;
核实。
《原君》:“而妄传伯夷、叔齐无~之事。
”④计较;
争辩。
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“妇姑不相说,则反唇而相~。
”qǐ①叩头至地,见“稽首”。
②通“棨”,有缯衣的戟。
【稽古】⒈考古。
⒉研习古事。
【稽首】古代一种礼节。
双膝下跪,拱手至地,头下低手或地。
《叔向贺贫》:“宣子拜~焉。
”
穆
mù①和畅;
美好。
《诗经•蒸民》:“吉甫作诵,~如清风。
”②恭敬;
严肃。
《诗经•假乐》:“~皇皇。
”③通“睦”,和睦。
《三国志•荀彧传》:“而与夏侯尚不~。
”④古代宗庙的次序;
始祖庙居中,以下按父子的辈分排列为昭、穆;
左为昭,右穆。
【穆穆】⒈端庄盛美的样子。
⒉肃敬;
恭谨。
⒊清明;
柔和。
【穆清】⒈天。
⒉时世太平。
【穆行】美德。
竭
jié①完尽;
完了。
《曹刿论战》:“彼~我盈,故克之。
”②竭尽;
用尽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敢~鄙怀,恭疏短引。
”③全;
都。
《管子•大匡》:“诸侯之兵~至,以待桓公。
”④枯竭;
干涸。
《苦斋记》:“吾闻井以甘~,李以苦存。
”【引】使……枯竭;
使……干涸。
《吕氏春秋•义赏》:“~泽而渔,岂不获得,而明年无鱼。
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