羯
jié①被阉的公羊。
【又】泛指羊。
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~羶为味兮,枉遏我情。
”②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。
东晋时曾建立后赵。
翟
zhái姓。
dì①长尾巴的野鸡。
李白《山鹧鸪词》:“山鸡~雉来相劝。
”②古代乐舞所执的野鸡毛。
《诗经•邶风•简兮》:“右手秉~。
”③用野鸡毛装饰的衣服、车子、道 具等器物。
《诗经•卫风•硕人》:“~茀以朝。
”④通“狄”。
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。
【翟茀】古代一种用翟羽装饰屏障,贵妇所乘的车子。
者
zhě①用动词、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、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,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,相当于“……的人(人、事、情况等)”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~之可追。
”②用在数词后面,往往总指上文所提到的人、事、物。
翻译时在人、事、物名称前加“个”、“件”、“种”等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此数~用兵之患也。
”③用在名词名词性词组后面,起区别作用,可译作“这样的”、“这个”等,有时不必译出。
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......更多
耘
yún除草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怀良辰以孤往,或植杖而~耔。
”查询
耽
dān①耳大下垂。
《淮南了•地行训》:“夸父~耳,在其北方。
”②乐;
沉溺于欢乐。
《后汉书•冯衍传》:“忽道德之珍丽兮,务富贵之乐~。
”③爱;
喜欢 。
李清照《打马图序》:“予性喜博,凡所谓博者皆~之。
”④延搁。
《金史•五行志》:“先是,有童谣云:“青山转,转青山,~误尽,少年人。
”⑤通“眈”。
见“眈眈”
荒
huāng①荒芜;
荒凉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三径就~,松菊犹存。
”【又】〈名〉荒地。
《归田园居》:“开~南野际”【又】〈名〉荒 远、偏僻的地方。
《过秦论》:“并吞八~之心”②荒年;
灾荒。
《陈州粜米》:“兀的赈济饥~,你也该自省。
”③荒废。
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业精于勤,~于嬉。
”④放纵;
逸乐。
《资治通鉴•陶侃》:“岂可但逸游~醉?”【荒服】离都城二千五百里的地区,是五服中最远的地方,也指边远地区。
荣
róng①花。
《古诗十九年首•庭中有奇树》:“攀条折其~,将以遗所思。
”②开花。
《采草药》:“朔漠则桃李夏~。
”③茂盛。
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木欣欣以向~,泉涓涓而始流。
”④光荣;
荣耀。
《训俭示康》:“众人皆以奢靡为~,吾心独以俭素为美。
”【又】获得荣耀。
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赠谥美显,~于身后。
”【又】使……光荣。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否泰如天地,足以~汝身。
”【又】认为……光荣。
刘禹锡《子刘子自传》:“名......更多
萧
xiāo①一种蒿类植物。
《诗经•采葛》:“彼采~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
”②冷清;
凄凉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满目~然。
”③姓。
【萧墙】宫内当门的小墙,代称内部。
虬
qiú传说中一种无角的龙。
《涉江》:“驾青~兮骖白螭。
”
触
chù①本为用角顶,【引】顶、撞。
《五蠹》:“兔走~株,折颈而死。
”《共工头触不周山》:“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~不周之山。
”②接触,触及。
《疱丁解牛》:“手之所~,肩之所倚……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~草木,尽死。
”③触犯,冒犯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~风雨,犯寒暑。
”《汉书•元帝纪》:“去礼义,~刑法,岂不哀哉!
”④触引;
引起。
《易•系辞》:“引而伸之,~类而长之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
”【触谏】犯颜强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