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è①拽着别人的胳膊。

《左传•僖公二十五年》:“余~杀国子,莫余敢止。

”【引】扶持。

《诗经•陈风•衡门序》:“故作是诗以诱~其君也。

”②通“腋”。

胳肢窝。

《史记•吕太后本纪》:“高后遂病~伤。

”【引】旁;

边。

《后汉书•桓帝纪》:“德阳殿及左~门火。

shōu①拘捕;

捕捉。

《张衡传》:“阴知奸党名姓,一时~禽。

”②收获。

《史记•太史公自序》:“春生、夏长、秋~、冬藏。

”【又】收成。

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百亩之~不过百担。

”③收拾;

拣收。

《殽之战》:“必死是间,余~尔骨焉。

”④收藏;

收养。

《促织》:“意似良,喜而~之。

”⑤征收。

《过秦论》:“~天下之兵,聚之咸阳。

”⑥收拢;

聚集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刘豫州~众汉南,与曹操共争天下。

”⑦收取;

夺取。

《过秦......更多

huī①阳光。

《岳阳楼记》:“朝~夕阴,气象万千。

”②光辉。

《周易•未济》:“君子之光,其~吉也。

”王融《三月三日曲水诗序》:“云润星~,风扬月至。

”【晖素】月光。

yào①日光。

郦道元《水经注•卢江水》:“晨光初散,则延~入石。

” 【引】光芒。

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日星隐~。

”②照耀。

刘桢《赠五官中郎将》诗:“明镫~闺中。

” 【引】光明;

明亮。

刘义庆《世说新语•贤媛》:“肤色玉~。

”③指日、月及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星。

范宁《谷梁传序》:“七~为之盈缩。

”yào①重要。

《冯婉贞》:“筑石寨土堡于~隘。

”②想要。

《石灰吟》:“~留清白在人间。

lǎng①明亮。

《桃花源记》:“复行数步,豁然开~。

”②响亮清晰。

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凝思幽岩,~咏长川。

”③高明。

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公瑾英达,~心独见。

”【朗抱】开朗的胸怀。

【朗悟】聪敏。

qī①时限;

期限;

限定或约定的时间。

《陈涉世家》:“会天大雨,道不通,度已失~。

”《病梅馆记》:“以五年为~,必复之全之。

”②约会;

约定。

《大铁椎传》:“今夜半,方~我决斗某所。

”《陈太丘与友期》:“陈太丘与友~行,~日中。

”③期望;

要求。

《五蠹》:“是以圣人不~修古,不法常可。

”《察今》:“良剑~乎断,不~乎镆铘。

”④预料;

料想。

《水浒传》:“曾有东京来的人传说兄长的豪杰,不~今日得会。

”⑤时日......更多

xiào①学校。

《孟子•滕文公上》:“夏曰~,殷曰序,周曰庠。

学则三代共之。

”②古代军营名称。

颜师古注《汉书•卫青传》:“~者,营垒之际,故谓军之一部为一。

”jiào①古代囚具,即“枷”。

②较量;

计较。

《论语•泰伯》:“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~。

”③称量。

《以船称象》:“称物以载之,则不~可知矣。

”④查对;

核计。

《史记•平准书》:“京师之钱累百巨万,贯朽而不可~。

”【校场】操场或比武的场地。

chǔ①本是一种丛生灌木,又叫“荆”;

古代取其条作打人的工具。

《礼记•学记》:“夏~二物,收其威也。

”②痛苦,悲痛。

《柳毅传》:“妇始~而谢,终泣而对。

”③鲜明,整齐。

《战国策•齐策》:“不韦使~服而见。

”④周代诸侯国,战国时为七雄之一。

位于长江中下游,后来这一带地方也称楚。

《樊姬》:“樊姬,~国之夫人也。

”《大铁椎传》:“与人罕言语,语类~声。

”【楚楚】1.形容衣服鲜明整洁。

2.草木丛生的样子。

......更多

kǎi①法式;

典范。

《礼记•儒行》:“今世行之,后世以为~。

”②楷书,现在通行的一种汉字字体。

曾巩《尚书省郎官石记序》:“布此序独~字,精劲严重,出于自然,如动容周旋中礼,非强无者。

” 忾jiē①楷树,也叫黄连木。

段成式《酉阳杂俎续集》:“蜀中有木类柞……蜀人呼为~木。

”②刚直。

刘劭《人物志•体别》:“强~坚劲,用在桢干,失在专固。

xí檄文;

古代官府用来晓谕、声讨、征召等的公文。

《后序》:“到高邮,制府~下,几以捕系死。

3132333435 共508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