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ì①供给别人的粮食或饲料。

《国语•越语》:“生二人,公与~。

”②赠送(食物)。

《左传•僖公十五年》:“是岁晋又饥,秦伯又~之粟。

”③活的牲口;

生肉。

《国语•周语中》:“膳宰不致~,司里不授馆。

”《殽之战》:“吾子淹久于敝邑,唯是脯资~牵竭矣。

chí①驱赶车马奔跑。

《鸿门宴》:“项伯乃夜~之沛公军。

”《木兰诗》:“愿~千里足,送儿还故乡。

”②特指驱赶车马进击,追击。

《曹刿论战》:“齐师败绩,公将~之。

”③车马疾行;

奔跑。

《后序》:“会使辙交~,北邀当国者相见。

”【又】特指驱马进击。

《垓下之战》:“项王乃~,复斩汉一都尉,杀数十百人。

”④疾速;

快。

《满井游记》:“每冒风~行,未百步辄返。

”⑤传扬。

《华阳国志•后贤志》:“辞章灿丽,~名当世......更多

chù①贬退,废免。

《书博鸡者事》:“台臣惭,追受其牒,为复守官而~臧使者。

”②消除,去掉,排斥。

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惧谗邪,则思正身以~恶。

”【又】不认作儿子。

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老父位居方面,拘于礼法,况素性方严,必加~逐。

”③减少。

《左传•襄公十年》:“初,子驷与尉止有争,将御诸侯之师而~其车。

”【黜辱】贬黜受辱。

《后汉书•班昭传》:“战战兢兢,常惧~,以增父母之羞,以益中外之累。

”【黜......更多

fú①古代礼服上青黑相间的花纹。

《考工记•画绩》:“画绩之事……黑与青谓之~。

”②通“韨”,古代贵族祭祀时戴的蔽膝,用熟皮做成,遮在膝前。

古诗《偕隐歌》:“我~子佩。

”③通“绂”,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。

江淹《杂诗•谢光禄郊游》:“云装信解~,烟驾可辞金。

”查询

qí①相同;

等同;

一样。

《涉江》:“与天地兮比寿,与日月兮~光。

”《阿房宫赋》:“一日之内,一宫之间,而气候不~。

”②整齐,达到同一高度。

《登泰山记》:“至日观数里内无树,而雪与人膝~。

”【又】使……整齐;

使……一致。

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备与彼协心,上下~同,则宜安抚。

”《涉江》:“乘舲船余上沅兮,~吴榜以击汰。

”③整顿;

治理。

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修身、~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

”《论语•为政》:“导之以德......更多

yì①治理。

《汉书•武五子传》:“保国~民。

”②安定。

《北史•齐文宣帝纪》:“朝野安~。

”③有才能的人。

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儁~盈朝。

jiǔ①长久;

久远。

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共事二三年,始尔未为~。

”②持久。

《商君书•战法》:“食不若者,勿与~。

”【久德】旧德。

【久淫】久留。

屈原《招魂》:“归来兮,不可以~些。

hū①相当于“于”。

⒈介绍处所、方向、时间。

译为“在”、“由”等。

《赤壁赋》:“相与枕藉~舟中。

”《师说》:“生~吾前。

”《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:“浴~沂,风~舞雩。

”⒉介绍比较对象。

译为“与”、“对”、“比”。

《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:“异~三子者之撰。

”《庖丁解牛》:“臣之所好者道也,进~技矣。

”⒊介绍依凭的条件。

《庖丁解牛》:“~天理,批大郤。

”⒋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。

《劝学......更多

shí①以十个个体组成的一个单位。

军队中十人为一什,户籍以十家为一什。

《韩非子•显学》:“恃人之为吾善也,境内不~数。

”②《诗经》的“雅”、“颂”各部分每十篇编成一组,称“……之什”。

后代用“什”称诗篇或文章的卷数,也称诗文。

姚合《送陈倜赴江南从事》:“新~定知饶景思。

”③十倍。

王符《潜夫论•浮侈》:“浮末者~于农夫。

”④十分之……。

《史记•高祖本纪》:“会天寒,士卒堕指者~二三。

”【什伍】古户籍......更多

zè①倾斜。

《后汉书•光武帝纪》:“每日视朝,日~乃罢。

”②狭窄。

《山中与裴秀才迪书》:“携手赋诗,步~径,临清流也。

”③仄声,汉字上、去、入三声的总称。

④通“侧”。

旁边。

《汉书•段会宗传》:“昆山之~。

”【仄陋】出身卑微;

低贱。

【仄目】同“侧目”,斜着眼睛看,不敢正视,形容畏惧。

【仄媚】以不正当的方式讨好奉承。

同“侧媚”。

【仄日】斜阳。

【仄室】同“侧室”。

庶子【仄闻】从旁闻知。

同“侧闻”

3637383940 共654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