蛮
mán我国古代对南部民族的称呼。
如“南蛮”。
【引】南;
南方。
曹操《朔风》:“思彼~方。
”泛指少数民族。
如“北蛮”。
【蛮荒】边远地区。
蜩
tiáo蝉的一种。
《诗经•豳风•七月》:“四月秀葽,五月鸣~。
”
触
chù①本为用角顶,【引】顶、撞。
《五蠹》:“兔走~株,折颈而死。
”《共工头触不周山》:“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~不周之山。
”②接触,触及。
《疱丁解牛》:“手之所~,肩之所倚……”《捕蛇者说》:“~草木,尽死。
”③触犯,冒犯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~风雨,犯寒暑。
”《汉书•元帝纪》:“去礼义,~刑法,岂不哀哉!
”④触引;
引起。
《易•系辞》:“引而伸之,~类而长之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
”【触谏】犯颜强谏。
谣
yáo①古代唱歌不用乐器伴奏叫谣。
《诗经•魏风•园有桃》:“心之忧矣,我歌且~。
”②歌谣,歌曲。
李白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诗:“好为庐山~。
”③凭空捏造的话。
屈原《离骚》:“~诼谓余以善淫。
”【谣言】民间流行的歌谣谚语。
【谣诼】造谣诽谤。
赫
hè①火红色。
《诗经•邶风•简兮》:“~如渥赭。
”②显著;
显赫。
《荀子•天论》:“故日月不高,则光辉不~。
”③发怒的样子。
《晋书•挚虞传》:“皇震其威,~如雷霆。
”
越
yuè①越过。
《滕王阁序》:“关山难~,谁悲失路之人。
”②到;
及。
《岳阳楼记》:“~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待兴。
”③传播;
传扬。
《叔向贺贫》:“宣其德行,顺其宪则,使~于诸侯。
”④高亢;
激扬。
《石钟山记》:“扣而聆之,南声函胡,北音清~。
”⑤更加。
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“看那雪,到晚~下得紧了。
”⑥古代对南部或东南部民族的统称。
《过秦论》:“百~之君,俛首系颈,委命下吏。
”
趋
qū①快走。
《乐羊子妻》:“妻乃引刀~机而言。
”【又】小步紧走。
《左忠公逸事》:“史噤不敢发声,~而出。
”【又】特指快步上前,是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。
《触龙说赵太后》:“入而徐~,至而自谢。
”②奔赴;
奔向。
《后序》:“夜~高邮,迷失道,几陷死。
”③趋向;
趋于。
《六国论》:“日削月割,以~于亡。
”④追求;
迎合。
《论积贮疏》:“今背本而~末,食者甚众,是天下之大残也。
”⑤争取。
《孙膑减灶》:“百里而~利......更多
足
zú①脚。
《劝学》:“假舆马者,非利~也,而致千里。
”《郑人买履》:“郑人有欲买履者,先自度其~而置之其坐。
”②动物的脚。
《核舟记》:“细若蚊~,钩画了了。
”③器物的支撑部分。
《赤壁之战》:“如此则荆吴之势强,鼎~之形成矣。
”④充足。
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是其为人,哀鳏寡,恤孤独,补不~。
”⑤满足。
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~。
”《兰亭集序》:“快然自~。
”⑥足够。
《鸿门宴》:“料大王......更多
跻
jī升;
登。
《诗经•豳风•七月》:“~彼公堂。
”【跻览】登高远望。
踣
bó①向前仆倒。
《捕蛇者说》:“饥渴而顿~。
”《治平篇》:“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~而死者之比乎?
”②事情遭受挫折。
《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〉序》:“与民贼相搏,踬~者屡。
”③败亡;
破灭。
《管子•七臣七主》:“故设用无度,国家~。
”pòu毁坏,破碎。
《吕氏春秋•行论》:“将欲~之,心高兴之。
”查询